第167章 底定西域_重生之再造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7章 底定西域(1 / 1)

出伯目瞪口呆地看著近20萬部眾緩緩走向指定的各臨時駐地,儘管陽翟王已經親自帶人過來跟出伯說明了情況,也帶來了包括海都的弟弟坎哥和長子阿隻吉在內窩闊台諸王簽字的降書,但出伯還是不敢相信。

雙方約定了歸順時間和各部臨時的駐地後,出伯還是忐忑不安的,這變化太戲劇性了,儘管出伯相信大帝的謀略,但還是不太敢置信眼下的現實,直到他在關城上看見近20萬部眾繳械,並緩緩分批走向各自指定的臨時駐地時,他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對著又開始微微吹起的春風和沙塵,出伯長長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陛下,真乃神人也”。

海都大軍歸順兩天後,瓜州的援軍也趕到了西寧,並按出伯的指示,分批駐紮在海都各部側後,西寧,終於徹?安寧了。

就在出伯和海都生死搏殺的3個月裡,大帝已到達了庭州,而史抗和董文炳、哈麻喇的2路大軍已經進發八都萬戶地和嶺北王庭了。

不出所料,南路大軍在八都萬戶地倒是碰到一些抵抗,但史抗也是善於用兵之人,他見哈喇火州不肯歸順,一麵讓大軍主力屯於哈喇火州城下,晝夜攻擊,使得整個州城及附近牧民聚點的人全部跑來守城的正麵和東麵,一麵出奇兵,沿著當年阿術的進攻路線,越過鳴沙地,突然出現在城的北麵戈壁高地上。

哈喇火州就這樣被攻克了,而由於之前留守的哈密王已將哈喇火州的精壯全部抽走,跟隨海都的大軍走了,留下來的2個小王公隻能把方圓數百裡範圍內的牧民聚居點的男丁全部征發來守州城。

結果史抗在攻克州城後,連續多天派兵出去征討,隻見各個綠洲裡隻有婦孺,連老弱男丁都看不到,史抗由此斷定,八都萬戶地實際已經平定了,接下來,是怎麼處理仍留在大元境內的數十萬婦孺以及朝廷如何恢複對此地的管理的問題了。

董文炳和哈麻喇王聰)的大軍在嶺北王庭完全沒受到任何抵抗,王庭方圓數百裡之地的十二歲以上男丁都已被征發,老弱婦孺很大一部分舍棄了王庭所在地區的綠洲,倉皇奔逃數百裡乃至千裡之地,進入金帳汗國境內。

一方麵是要報捷,另一方麵如何處理海都也就是窩闊台這一係的遺民,史抗、董文炳和哈麻喇既沒這個權限,又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隻能飛馬向庭州報捷請旨。

為了儘快得到大帝的指示而且這些人似乎都感覺大帝來日無多),史抗派出20人飛馬傳信,配備了100匹戰馬和20頭馱畜,命令是“必須在30天內把信送到1500裡外的庭州,人馬可以跑死,信必須送到”,董文炳和哈麻喇也作出了相似的安排。

“叛王為禍西域30餘年,朝廷為此每年耗費錢糧無算,戰死傷亡之數以萬計,以致天下為平西域弄得十室九空,人口減半,此皆海都之罪,但若無愚眾相助追隨,海都即便百戰百勝,又能維持幾時;

臣提請陛下,按昔年太祖平王汗之法,高過車輪者,無論男女老幼,儘皆斬首”大帝剛讓皇後把史抗送到的信念完,前四川行省平章事、領禦史台禦史,現剛被封為開平王的桑哥憤怒的建議道。

一旁的蒙古和色目王公們紛紛叫好,甚至一部分漢臣也表示讚成,大帝皺了皺眉,看向皇後南必,南必緊鎖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大帝也猶豫了起來,但很快又搖了搖頭,他咳了兩聲道“董元帥和哈麻喇那邊,咳咳,應該這幾天也會有信來,咳咳,等到時候再做商議吧”。

夜色慢慢籠罩在庭州的大地上,藍色的月亮爬到了戈壁上空,照著這片沙漠中的綠洲,一切顯得靜謐而安詳。

一座最顯眼的大帳內,大帝輕輕揮手清退了宮奴和近侍,隻留下皇後陪在地氈上,大帝咳了兩聲,問道“皇後今天為何一言不發呢,咳咳,朕可是看了你好一會的,咳咳”。

南必想了想道“臣妾覺得不妥,如今不是太祖那會,蒙古各部早已歸於一統,海都叛亂,那是海都和窩闊台諸王的事,不能全部歸咎於所部之民;

何況,如今,大元天下之大,冠絕古今,中原人口眾多,而我族人口很少,即便加上色目人,在中原也是絕對的少數,還要大規模自相屠戮,豈不是將江山拱手送與漢人;

但今日除桑哥和蒙元色目王公外,不少漢臣也在附和,加上海都之亂,持續30餘年,確實禍害國家不淺,臣妾知道王公和將士們不肯輕饒窩闊台一係之民,所以未敢輕易開口”。

南必又看了看了大帝道“陛下的意思是...”,大帝忽然哈哈大笑起來,但隨即又被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打斷,南必慌忙上前替大帝捶背,然後準備呼叫近侍和宮奴進來,大帝擺了擺手,使了個眼色,皇後隨即止住,沒有叫人。

大帝喘息了兩下,稍稍緩了口氣道“漢人有句俗話說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咳咳,看來皇後跟朕真的是天生的一家人哦,哈哈”,皇後有點不好意思道“那陛下是讚同臣妾的意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帝點了點頭,皇後急道“可是王公貴胄和部分漢臣...”。大帝微微笑了笑道“大庭廣眾之下不好直接反駁,一個一個的來跟朕和皇後談談,如何”,南必的眼睛頓時一亮。

“領禦史台禦史、中書平章事、開平王桑哥到”翌日一早,大帳外便響起了近侍的聲音。

“開平王前日朝堂之論,咳咳,其實甚合朕意,隻是今日不比太祖之時,咳咳,朕無法對海都所部像太祖當年對王汗部那樣做,咳咳”大帝邊咳喘邊緩緩地說道。

“陛下,這是為何,如果陛下是擔心殺戮過重,完全是多慮了,海都所部部眾,全部不足百萬,陛下已赦免陽翟王、阿泰王諸部,加上坎哥等眾,餘下不足40萬,而40萬眾中有20餘萬眾已逃奔金帳;

剩下不足20萬眾中又有萬餘未高過車輪的稚兒,斬首者隻10餘萬耳,海都為禍西域凡三十餘載,朝廷歿於邊事的將士何止30萬,還有數十萬傷殘將士,加上這些人的家眷,不下數百萬之數,更不說這些年來國家的巨大消耗了,斬首10餘萬,已是仁至義儘了,陛下”桑哥的話確實合情合理,也並非不仁義。

“咳咳,漢人有句話叫做‘此一時彼一時’,開平王可曾聽說”大帝微笑道。

“這個,臣也久居漢地,亦已漢化,自然是知道的”桑哥回道。

大帝點點頭,又問道“開平王可知今日大元疆土幾何,咳咳,百姓多少”。

桑哥猛地抬頭,他何等聰慧之人,馬上就明白了大帝的意思,但還是有些心有不甘道“目下我族確實人口太少,在大元境內,與漢人相比,少的不值一提,即便是苗人藏民,人口數也不在我族之下;

但陛下早已提倡各族混同,當今太子,更準備嚴令廢除人分四等之法,如此一來,也不差海都那10幾萬部眾啊,陛下”。

“海都所部可不止10餘萬眾啊,咳咳,逃奔金帳的20餘萬婦孺不是部眾嗎,咳咳,如果他們聽聞高過車輪之人儘皆斬首,還會回歸大元嗎,咳咳;

何況,各族混同是混同,不是要請漢人回來重新統治的,咳咳,如果是這樣,當初野狐嶺一戰後,太祖完全可以和金國簽訂城下之盟,咳咳,又何必非要滅金呢,朕又何必南征呢”大帝咳喘著,好不容易把話全部說完,其中“南征”二字明顯加強了口氣。

桑哥聽到大帝這樣說,嚇了一跳,連忙跪下道“陛下深謀遠略,千古之人不及,陛下仁德恢弘,古來聖君難企,望陛下赦臣駑鈍之罪,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帝連忙示意南必皇後將桑哥攙扶起來,笑道“開平王不必如此,咳咳,什麼萬萬歲,朕的情況朕心裡清楚,咳咳,隻要開平王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來日能替朕說服那幾個王公,咳咳,便是大功一件了”。

桑哥心裡感激,同時也確實被大帝的胸懷和氣魄所折服,被南必皇後扶起來後又對著大帝深深一揖,回道“臣敢不效犬馬之勞,陛下儘管放心便是”。

大帝看了看南必皇後,滿頭白發的兩人對視露出了會心地笑容。

又一個多月後,史抗、董文炳和哈麻喇都接到了大帝的聖諭,這幾人要麼本是漢人,自幼便有儒學淵源,要麼早已漢化,見到大帝的聖諭,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

他們的意見自然跟大帝和皇後是一致的,但是,他們也深知各部王公和朝堂重臣對海都的怨恨,畢竟,海都為禍西域不是一天兩天,是長達30餘年,而且舉國家之力,都是屢未剿平。

當聖諭傳達到八都萬戶地和嶺北各處後,窩闊台一係部眾歡呼雀躍,甚至金帳和察合台也深為大帝的仁義和氣魄所折服,旭烈兀的伊爾汗國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旭烈兀已在前年離世,但伊爾汗國跟大元仍如親兄弟一般,不,更像是藩屬國。

早在史抗拿下八都萬戶地時,伊爾汗國的犒軍牛羊就到了,而嶺北王廷的陷落,也讓金帳認識到了大帝的力量,屢降屢叛的察合台,這一次也是真心降順了,雖說是時勢使然,大帝不得不對蒙元內部紛爭采取了仁義之法,但正如聖人所說“仁者無敵”,此時此刻,倒正應了這句漢話。

最高興的莫過於降順的窩闊台各部,大帝不僅將他們全部赦免逃到金帳的聽聞消息後也基本全部回歸了大元),還把河西一塊既適宜放牧又適宜農耕的土地賜給了他們;

他們原有的八都萬戶地和嶺北王庭地的綠洲,也還是歸屬他們,隻是朝廷在這裡設了官吏,他們從今後要歸原先的王爺和朝廷官吏一起管轄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千裡戈壁上,綠洲中到處是跪拜高呼萬歲的人群,很多人眼裡還噙著淚,他們倒是真心祝願大帝萬歲的,也從心裡感恩大帝,儘管過去30多年來,他們死在大帝鐵蹄下的健兒和老弱不下百萬,但,那都是他們那位執意反叛朝廷的汗王—海都—作的孽,大帝當然是很仁慈了。

西域底定了,現在,大元擁有1500萬平方公裡的疆土,這是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在這個時空,注定不僅前無古人,甚至很可能後無來者。

喜歡重生之再造華夏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再造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老爺!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 路明非,成為艾爾登之王吧! 第1801號房間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