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文濤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係列深入且全麵的調研活動之中。
首先,他不辭辛勞地穿梭於市內的各個單位之間,像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一樣,走走停停、轉來轉去。
每到一處,他都仔細觀察著這裡的工作氛圍,用心傾聽同事們之間的交流,試圖從中捕捉到關於本鋼市官場風氣的蛛絲馬跡。
通過這種方式,他逐漸對本市官場的生態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隨後,文濤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個基層縣市。
在這裡,他不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而是積極主動地與當地民眾展開交流互動。他走進街頭巷尾,與百姓們親切攀談;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他耐心地聆聽著群眾的心聲,認真記錄下他們的每一個訴求和期望。這些來自最基層的聲音,成為了他為後續扶貧工作積累經驗的寶貴財富。
除了實地走訪,文濤還組織並參與了多次與常務副市長孫碩以及市宣傳部長田欣欣等一眾乾部的座談會。
在會議上,大家暢所欲言,分享彼此對於本鋼市官場現狀的看法和見解。
此時的孫碩就如同文濤手中隱藏的一枚“暗棋”,雖然尚未暴露在明麵上,但在關鍵時刻或許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田欣欣則儼然成為了文濤身邊的一大“護法”,全心全意地支持著他的工作。曾經那個想要對文濤不利的想法早已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文濤果斷地將從省裡爭取回來的扶貧資金和項目暫時予以凍結。
他深知,要想讓這些資源得到最為有效的利用,必須等待自己的團隊成員全部到位之後,再共同謀劃、精心布局,以便能夠在未來的扶貧工作中大顯身手,真正為本鋼市的貧困地區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和發展。
諸城縣,馬莊鎮。
漫天飛雪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很快便將整座山峰覆蓋得嚴嚴實實。凜冽的寒風呼嘯著,仿佛要將一切都吞噬掉。
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文濤帶領著孫成虎和諸城縣的一眾領導乾部艱難地攀登著小廬山。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終於成功抵達了山頂。
站在山頂之上,放眼望去,整個諸城縣儘收眼底。但眼前的景象卻讓人感到心情沉重——破舊的房屋、泥濘的道路、稀少的車輛……
這一切都顯示出這個縣城的貧困與落後。
“文書記,咱們諸城縣可是遠近聞名的貧困縣啊!您說說看,接下來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發展?”這時,諸城縣縣委書記李建偉率先打破了沉默。隻見他一臉迷茫地看著文濤,眼中滿是憂慮和期待。
李建偉今年已經52歲了,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書記,這些天來他一直在不辭辛勞地跟著文濤深入到諸城縣的各個鄉鎮進行實地調查。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和觀察,他深切地感受到這位年輕的市委書記有著非凡的魄力和決心,是一個真正能夠乾實事的好領導。
然而,麵對如此艱巨的發展任務,李建偉心中還是充滿了困惑和不安。
畢竟諸城縣與本鋼市的其他縣市區不同,它地處本鋼市的最東側,四周被高山環繞,交通極為不便。而且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幾乎沒有企業願意前來投資建廠。
在這裡,30歲以上的已婚青年們大多隻能靠打些零工維持生計,而在當地人心目中,最為光榮的職業竟然是在那些簡陋的澡堂裡給人搓澡。
搓澡工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他們每月還是能夠拿到500元的基本工資。當然,如果算上每完成一次服務所獲得的提成,那麼一個月下來,收入也能勉勉強強地接近1000元了。
此時,站在高處俯瞰著整個縣城的文濤,臉上洋溢著淡淡的笑容,緩緩開口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
他那深邃的目光掃視過眼前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一旁的李建偉則滿臉狐疑地望著這位年輕有為的市委書記,心中暗自思忖著書記這番話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深意。
畢竟在他眼中,這座名為諸城的小縣城四周皆被高山環繞,簡直就像一個深陷其中的大坑,就連一條像樣的道路都難以修成,這樣的地方,又該如何去依靠呢?
然而,文濤似乎並未察覺到李金鵬的困惑,繼續有條不紊地布置著任務:“老李啊,交給你一項重要的工作。動員一下咱們諸城縣體製內的各級領導乾部,還有那些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員們,讓每個人都撰寫一份報告呈交上來給我。這份報告的核心主題便是——‘我們這裡到底什麼東西最吸引人’!無論是壯麗的山水、蜿蜒流淌的河湖,亦或是林間的木耳、珍貴的人參,乃至山中奔跑的野雞和靈活的野兔等等,隻要是本地特有的資源,都可以成為報告中的內容。待你們縣委將所有報告收集整理完畢之後,統一報送至市委辦公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