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的曾俊僅僅隻是授意手下之人對某些對象實施了一番恫嚇而已,但誰又能保證不會有下一次呢?
要知道,曾俊可是位高權重的大領導!
而那些受到威脅的人們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平頭百姓罷了。這兩者之間的力量對比,簡直就是以卵擊石般懸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時過境遷,如今的曾俊已然淪為了階下囚。
於是乎,那些往昔飽受其欺壓、迫害的人們,尤其是那些被戴了“綠帽子”的家屬們,紛紛毫不猶豫地將先前費儘心思搜羅到的各種證據和線索,一股腦兒地呈遞到了省委督察組的案頭。
在此之前,曾俊身邊還有一群與其關係頗為密切的官員。
當他們探聽到省委督察組針對此事的調查進展後,其中為數不少的人選擇主動向有關部門投案自首,期望能夠借此獲得從輕發落的機會。
誠然,像這樣勇於站出來承認錯誤並接受法律製裁的畢竟隻是少數。
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卻妄圖通過偷偷摸摸辦理假護照和假身份證等手段來逃避責任,企圖遠走高飛,逃之夭夭。
隻可惜,省委督察組對此早有防備。
他們提前部署,在各個機場和口岸加強了戒備,實施了嚴密的管控措施。
凡是牽涉到相關官員身份信息的人員,一律被嚴格限製出境。
想當初,這些人可都是坐鎮一方的要員,或是掌控著某一領域業務的關鍵人物。怎奈風水輪流轉,現如今的他們一個個都如驚弓之鳥一般,惶惶不可終日。
短短數日時間,省委督察組便猶如神兵天降一般,成功抓獲了三名企圖偷逃出境的涉案官員。
這三人的行徑竟與之前的曾俊如出一轍。當他們被控製住後,麵對審訊皆是三緘其口,對於自身所犯下的違紀犯罪之事隻字不提。
顯然,他們心中仍抱有一絲幻想,期望著那位位高權重的省長能夠施展手段,讓曾俊安然無恙地擺脫困境。
如此一來,他們自然也可以跟著沾光,順利逃過一劫。
然而,這些人終究還是太過天真。
他們渾然不知,如今就連那位司馬省長,也早已落入了文濤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此時此刻的司馬省長,自身尚且難保,又何來餘力去拯救他們?
在省委督察組持續多日的艱苦攻堅之下,這三名官員原本堅不可摧的心理防線終於開始土崩瓦解。
最終,他們不得不將自己與曾俊之間那些見不得光的違規違紀細節和盤托出,交代得一清二楚。
可即便如此,曾俊那邊卻依舊咬緊牙關,無論如何都不肯吐露關於司馬波的半個字。
畢竟,他的仕途之路幾乎完全依賴於司馬波的一路提攜。
他心裡再明白不過,如果此刻將司馬波的事情全盤托出,那麼等待他的恐怕隻有更為淒慘的下場。
所以,哪怕眼前已積累了諸多不利於他的事實證據,他仍然選擇緊閉雙唇,堅決不提及司馬波分毫。
儘管自己的後半輩子注定要與縫紉機為伴,但隻要司馬省長能夠安然無恙、不被牽扯進這場風波之中,那麼即便自己身陷囹圄,也依然可以在獄中過得相對舒適一些。
因為他堅信,以司馬省長的能力和手段,一定會想方設法地給予他特殊關照,說不定還能爭取到減刑的機會!
然而,曾俊心裡也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戴罪立功的契機,從而獲得從輕發落的可能,他毫不猶豫地向省委督察組吐露了大量極具價值的線索。
除了曾俊自己個人玩弄權色交易那點兒破事兒,事實上,他還夥同他人一同參與其中。
而那位省公安廳的常務副廳長遲培泉,便是與他臭味相投、有著相同癖好的官員之一。
想當初,就在某次酒局之上,這位遲培泉副廳長竟然堂而皇之地將他們公安廳裡幾位如花似玉的新入職女警員給帶了過來,美其名曰提供“接待服務”。
其實,遲培泉打的主意再明顯不過——無非就是先大夥一塊兒開懷暢飲一番,待到夜幕降臨之後,他便準備帶著這幾位女同誌共赴溫柔鄉,來一場大被同眠的荒唐鬨劇。
誰承想,無巧不成書,這曾俊竟也是心懷此等齷齪念頭之人。
結果呢,在二人都喝了不少,酒精上頭、意亂情迷之下,他倆竟然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地攪和到一塊去啦!
曾俊和遲培泉這兩個心懷不軌之人竟然打起了四個女警員的主意,並試圖拉她們一起參與一些不正當的活動。
起初,這些女警員堅決地表示拒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遲培泉這個喪心病狂之徒,竟毫不猶豫地掏出了他私自藏匿的手槍,以此來威脅那些無辜的女警員。
麵對黑洞洞的槍口,女警員們感到恐懼和無助,在這種極端的威逼利誘之下,她們最終不得不屈從於這兩人的淫威。
而這僅僅隻是冰山一角,曾俊所犯下的罪行遠不止於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