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思索片刻後,心情沉重,太上皇虎視眈眈,他還不能違背孝道,隻能繼續潛伏了。
林霽玉是一個人才,但不能太早暴露在大家視線範圍中。
“吳卿,當年林如海好像是探花?”皇上明知故問。
“回皇上,是的。”吳謙益回複。
“那就給林家那小子探花名次吧,父子皆是探花,也算一件美事。”皇上漫不經心回道。
“皇上聖明。”吳謙益想到林霽玉的文章,是真不錯,加上林如海也是太上皇的人,吳謙益順水推舟應下。
皇上又定下了徐英士為狀元,另一位是太上皇的人,其他的交給禮部、吏部的人商議。
官員抓緊時間批改擬訂,沒三天時間,放榜時間到了。
林霽玉安心待在林府中,墨竹早就去看榜了,等墨竹的聲音傳來。
“中了,中了,大爺高中探花。”
張管家連忙去放鞭炮,等官差來賀喜後,給了官差賞銀,又安排小廝去撒銅幣。
林霽玉得知高中探花後,心中複雜,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高中了,進入官場,又是你訛我詐。
林黛玉得到消息,就來到了林霽玉的院子,先是好好慰問了弟弟一番,弟弟從小就省心,有自己的主見。
林黛玉前段日子又宴請了幾位官家小姐、榮國府三春她們,畢竟李雨眠她老早就催促黛玉再辦一場詩社。
這兩年來,林黛玉也就辦了兩次詩社,這是第三次,剛好在林霽玉準備殿試期間。
薛家的薛寶釵倒是次次都很積極,但商戶之家,李雨眠她們都是表麵功夫做足,薛寶釵幾次碰壁後,隻能儘力展示自己的才華,用才華讓人信服。
榮國府的三春每一次都很歡喜,她們少有能出榮國府和大觀園的機會。
“可是要好好設一次宴?上次去榮國府老太太還問了我,我以你要準備殿試拒絕了,現在殿試已過,估計不能不設宴了。”林黛玉詢問。
“姐姐看著安排就好,估計父親也是這個意思。”林霽玉扶額,頭疼說道。
設宴的事情先不著急,狀元、榜眼、探花等人遊街,這盛大的場麵,可不是誰能體會的?
林霽玉心中激動,狀元遊街可是從金鑾殿開始到長安左門,這是何等風光,畢竟隻有皇上登基時才會從金鑾殿正麵進去。
林黛玉怎麼會錯過弟弟遊街喜事,榮國府的人都來湊熱鬨,包下了裕豐樓的兩間包間,賈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鳳、迎春、探春等人都來了。
林黛玉本來在另一家酒樓訂了包間,被賈母叫來與她一起熱鬨。
“啊,林家大爺真是文曲星下凡,一門兩探花真是喜事。”王熙鳳打趣。
“真是不知道是誰能嫁給探花郎?”王熙鳳順勢提出。
賈母倒是有點心思,但榮國府家的姑娘都不太符合,先是迎春年紀比林家大爺大了三歲,估計不能夠,探春年齡倒是合適,可惜是個庶出,惜春是寧國府那邊的,終是差了一點。
“哈哈哈,你這鳳丫頭,林小子的婚事自有父親做主。”賈母笑了一聲道。
賈母倒是想撮合林黛玉和賈寶玉,可惜郎有情妾無情,加上林黛玉已經定親了,賈母就歇了心事,她都快八十歲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她就不操這個心了。
“嗨,孫媳婦不過感歎一句罷了,要是我年輕幾歲,我肯定要爭著嫁給林家大爺。”王熙鳳繼續打趣。
探春剛剛想到王熙鳳的話,心中一陣不平靜,林家大爺倒是一個好去處,林姐姐已經定親了,她隻比林姐姐小一個月多,親事現在還沒一個盼頭,側頭看到迎春,迎春比她還大兩歲,今年已經十七歲,父親母親都是不管事的。
薛姨媽和薛寶釵依舊跟著來湊熱鬨,薛寶釵比迎春還大兩個月,早就滿十七歲了,薛姨媽的意思是讓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王夫人也有意,但賈政不同意,說要給賈寶玉找一個書香門第的,薛寶釵就一直拖到現在。
每一次提到林黛玉的婚事,薛寶釵就暗自傷心,但薛蟠撐不起來,薛姨媽又是軟弱的,薛寶釵隻能自己強裝鎮定。
耳邊傳來小丫鬟的聲音。
“是林家大爺來了!”
林黛玉抬眼看見,林霽玉頭戴金花烏紗帽,身穿大紅袍,腳跨金靴紅鬃馬,前呼後擁,起鼓開路,氣派非凡,周圍的官差拿著牌子,牌子上寫著“肅靜”“回避”。
林霽玉作為探花郎按理不是主角,畢竟前麵還有狀元和榜眼,可惜狀元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榜眼雖然二十來歲,很年輕,但長得也就剩下端莊了。
林霽玉似乎察覺到,抬頭看到林黛玉和榮國府的其他人,他大方揮了揮手,嘴裡無聲道了一句姐姐。
林黛玉頓時,激動地淚水蓄滿眼眶,一股暖意流淌全身,她弟弟成了探花郎,這就是家族榮譽感嗎?
林霽玉倒是有點狼狽,很多姑娘見林霽玉長得英俊,年齡又小,以為還沒成親,紛紛向他丟手絹和荷包,他隻能儘力躲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