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阿瑪功成身退,大哥調回京城,如今已經是正三品官職,三弟隨之升官成了正五品。
皇上如今開始推行他的政策,整頓吏治,弘旭、弘熙、弘晨最近忙得很,方南兮憐惜他們,讓他們不要天天來請安。
弘熙的嫡福晉爪爾佳氏,今年五月有孕了,倒是弘晨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一直沒動靜,方南兮還詢問過弘晨,是不是不喜博爾濟吉特氏,弘晨卻羞紅了臉。
看來弘晨活潑的性格,也喜歡大大咧咧的嫡福晉,要是嫡福晉太溫婉,估計和弘晨玩不到一塊去。
得到弘晨的肯定,一次請安時,方南兮給了博爾濟吉特氏一顆孕子丹。
弘旭沒讓她太擔憂,府裡已經有兩子一女,嫡福晉鈕鈷祿·思妍誕下嫡長子,側福晉馬佳氏誕下一女,一位格格誕下一子,方南兮見過,孩子都是身子不錯的。
當初這幾位懷孕時,弘旭還特意讓秋霜姑姑去照顧懷孕的女子,秋霜是她身邊出去的人,穩重又跟著方南兮學過一些醫術,懂得一些孕期知識。
後宮這些年,也進了不少人,但一直沒人懷孕,皇上也不太在意,如今他還有五個阿哥,也算不上子嗣凋零。
進入雍正七年,皇上設立軍機處,弘旭現在被皇上重視,方南兮看不需要她出力,便開始躺平了。
等弘旭登基後,她在出出力,改變一下現狀,但她又不是神人,她可管不了太多,到時候還要看弘旭的意思。
弘曆倒是鬼主意一個接一個,甚至在背後拖累弘旭的工作,弘曆倒很自得,隻是沒看到皇上對他的不信任。
在皇帝心中,弘曆成了一個有點小聰明,但手段太次、不顧及兄弟的小人,皇上隻將一些邊緣的事情交給弘曆去辦。
後宮,又進了一批新人,其中就包括誕下皇上最後一子的劉氏,初封為答應,被皇後安排在鹹福宮。
承乾宮中,懋嬪和裕嬪又來了,懋嬪自從又來二格格,又操辦了二格格的婚事後,皇上又有特旨,說讓二格格每年三個月時間能待在京城,還賜下了一座府邸。
懋嬪每年都能見到二格格,身心都很健康,今年二格格還有了身孕,懋嬪專門派了幾個嬤嬤去照顧二格格。
裕嬪來找方南兮,是前朝弘晝與弘晨關係不錯,裕嬪想著弘晝與弘曆已經不可能修複,方南兮還有一個弘晗阿哥,明顯又是一個聰慧的,等過個幾年,弘晗阿哥進入朝廷,方南兮的勢力將空前強大。
方南兮有一搭沒一搭聊著,皇上不喜她與後宮的嬪妃們結盟,期望通過皇後的權力來控製方南兮的後宮勢力。
她當然知道皇上對她的疑心,皇帝的位置,誰不想自己的兒子坐上,連熹嬪都表現出了野心。
懋嬪和裕嬪靠過來,當然是為了她可能是未來的太後,為兒子或女兒爭取。
“真是後宮的人越發多了。”裕嬪失落說道,她對皇上還是有點真心的,從前皇上也喜歡到她宮裡去飲酒作詩,如今後宮的人越發多,皇上便不愛去她那裡了。
“是啊,真是歲月不饒人。”懋嬪的年紀比皇上還大一歲,早就過了傷春秋悲的時間,現在隻希望靜月能平安誕下孩子。
……
轉眼進入雍正九年,八月,皇後大病了一場,方南兮能看到熹嬪的得意,熹嬪是後宮中唯一有子嗣的滿軍旗嬪妃,要是皇後不好了,絕對能擴大熹嬪的勢力。
方南兮不想出現這個情況,便給了皇後三分之一的丹藥,能慢慢調節皇後的身子,讓皇後多活個七八年不是問題。
雍正十年十月,被封為貴人的劉氏,爆出有孕一個月。
皇上大喜,先是大封後宮,熹嬪封為熹妃、裕嬪封為裕妃、懋嬪封為懋妃,劉貴人賜封號謙,其餘的答應、常在各進一級。
前朝封弘旭為榮親王,弘熙、弘晨為郡王,弘曆、弘晝為貝勒,命除弘旭之外的人,都出宮建府。
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謙貴人誕下一個皇子,是十一阿哥,皇上如今已經五十六歲,猛然得到一個兒子,自然高興,當即封謙貴人為謙嬪。
得到了一個兒子的皇上,開始不服老,居然開始在前朝打擊弘旭。
方南兮從前朝中的人脈得知,明白皇上無非想著自己能活到先帝年齡,眼下父弱子強,誰想放下自己手中的權利。
方南兮當即讓弘旭不要和皇帝作對,皇帝疑心重,要是此時能表現出雄心勃勃,皇帝一定會更加防備,不然適當示弱,又表現自己的聰慧,說不定有不一樣的成效。
之後的事情便簡單了,皇上不知聽到了誰的讒言,開始吃“金丹”,方南兮可不會阻止。
皇帝越老越喜歡待在圓明園,一年中有六個月都在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