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林景涯派人去汴京送禮,天公不作美,天寒地凍,倒是與盛家有緣,厚禮前後腳送到了白家。
白家這一兩月禮收了不少,白老爺知道白家而今的情況,靠的是誰,不敢昧下東西,全部轉給了林娘子和小皇子趙旭。
梧桐閣,小皇子滿月宴開始,陸陸續續,不少與白家有關係的官員、親戚等都送了禮。
主閣內室,桌子上、地上擺滿了禮物,依稀間,能看到定窯淨水瓶、黑釉玉壺春、錦繡屏風等,金鐲子、玉麒麟更是不少,花式樣子都不一樣。
連雲壓製不住笑意,不斷清點禮物,這次可是大豐收,上次福壽公主滿月宴,低調,林娘子和公主都沒受到什麼重禮。
“剛剛,清點時,弟妹給旭兒送了一對金項圈,等下給旭兒戴上。”林意棠從棋盤上的視線轉向連雲。
“好的,林娘子。”連雲輕快說道。
乘月在一旁幫著連雲清點、登記、入庫,這些都是給小皇子的東西,可要好好收藏。
“時辰不早了,旭兒可能醒了,連雲你去看看,乘月、小鄧子你們將東西快點收拾好,登記入庫。”林意棠紛紛。
室內的人,紛紛動起來,沒半個時辰,東西都收拾好了,剛好,此時連雲抱著趙旭過來。
日常逗了逗趙旭,餓了讓奶嬤嬤喂,林意棠已經謀劃給趙旭戒奶,等周歲後,為了不給趙旭產生對奶嬤嬤的依賴,最好在孩子記憶力不完全時,將奶戒掉。
像趙徽月,她就是一歲三個月戒奶,等戒掉後,林意棠給了奶嬤嬤賞錢,送奶嬤嬤出宮了。
枯燥的日子慢慢度過,這大半年中,趙旭沒生幾次大病,小病了幾場,林意棠懂醫術,又有王太醫在一旁幫忙,趙旭的成長還算安穩。
急促地跑步聲,打破了梧桐閣溫馨的氣氛,林意棠示意連雲將趙旭抱下去休息。
小鄧子氣喘籲籲上前,眼眸中帶著驚喜,語氣又有憂傷,道:“林娘子,華芳閣叫了許多太醫,值班的太醫都去了,聽說怕是不行了?”
這可是天大的喜事,要是那位沒了,她們梧桐閣,便要順勢而起了。
早就猜到了,林意棠略帶冷眼,露出笑意。
“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榮娘子對趙旭出手,就該想到有這一天,她隻是略微出手,推波助瀾,華芳閣的人看出那些小人的把戲,可怨不得她。
“連雲,注意點,將一些喜色的東西收起來,官家沒多久,便會來梧桐閣,可不要因小失大。”
“是,林娘子。”眾人齊聲。
趙昭沒熬過到這個夏天,三歲的趙昭徹底閉上了眼睛,榮娘子在大吵大鬨,嘶吼聲傳遍整個後宮。
因趙昭是早夭,又因是夏日,不能在宮裡停靈太久,七日便送入墓陵,官家傷心自己又失去了一個孩子,請大師在寺廟為小皇子,做法事七七四十九日。
趙昭的喪事結束了,真心為他傷心的,可能就官家和榮娘子,其餘的,不幸災樂禍就不錯了。
許是又一個兒子去世,官家接連幾日,來了梧桐閣,每一次都要與趙旭玩上半個時辰,最後順勢留宿梧桐閣。
兩個月後,對趙昭的傷心,慢慢撫平一個帝王的心,加上又不是沒有兒子,官家漸漸放下難過。
又一個月後,追封長子趙昉為魏王,次子趙昕為越王,趙曦為陳王,趙昭去世時被追封為魯王。
魯王的事情告一段落,沒多久便到了趙旭的周歲宴,這次沒有魯王擋在趙旭的麵前,官家又憐惜這個孩子,滿月宴沒辦,下旨大辦周歲宴。
宴會上,那些不懷好意的眼神,打量著林意棠與趙旭,趙旭人小機智,抓了一本《孝經》和一塊印章,惹得官家大笑連連。
皇後端著樣子,張貴妃臉色蒼白,病了有一陣子,但依舊抓著後宮的事務。
榮德妃麵色鐵青,她的趙昭才去世多久,而今官家就為了另一個孩子,開心大笑,這不就戳到了榮德妃。
苗賢妃一副溫柔可親的樣子,但作為唯三能養住福康公主,又有宮權的女人,林意棠可不會小看她。
其餘嬪妃、大臣的女眷,紛紛嫉妒打量她,目前就林意棠養住了兩個孩子,後宮多少嬪妃有身孕,怎麼就林意棠福氣?
她大方應對嬪妃們的打量,突然,場麵安靜下來,官家笑著說道:“林氏也跟著朕多年,張茂則!”
張茂則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聖旨,旁邊的皇後依舊端著端莊,仿佛一切在她的預料中。
倒是榮德妃大驚失色,官家要封林氏,而今四妃之位就剩下淑妃,這豈不是要壓在她的上麵。
苗賢妃放下手裡的筷子,表情僵硬,她自負與官家是青梅竹馬,又為官家先後誕下公主、皇子,隻是沒養住皇子。
沒想到官家先後讓張貴妃、榮德妃越過她進封,而今又來了一個林氏,心裡不甘,她不敢看官家的眼睛,擔憂自己扭曲的表情壓不住。
張茂則大聲宣讀聖旨,封康國公為壽春郡王,壽春郡王可是當年官家的封號,可見官家對趙旭的高度重視。
封林昭儀為淑妃,為正一品妃位,那可是隻在皇後、貴妃之下的妃位。
林意棠大方起身謝恩,奶嬤嬤抱著趙旭謝恩。
聖旨宣讀結束後,宴會上的氣氛瞬間有點冷,好在宴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官家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嬪妃們的眼神。
主要是他今年四十一歲了,在子嗣方麵又很艱難,就多年過去,就一個兒子,他奮鬥多年,要是連皇位都傳不到自己的子嗣,豈不是說他白奮鬥多年,他一個皇帝哪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