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忙碌起來,至於皇後撫養趙旭的事情,被官家留中不發。
曹家和一些與曹家利益相連的人,不敢此時提出,觸官家的黴頭。
轉移過了半年,與韃靼逐步建立了經濟帶,官家還讓狄青負責此事,狄青在今年,皇佑四年,因率軍南下征討、平定叛亂的功勳,升任樞密副使。
在這個不看重武將的時代,能升為樞密副使,可見狄青的能力。
將整頓走私的任務交給狄青,說明官家很信任狄青,還將韓琦調回汴京,全程負責此事,林景涯為副手。
一些大臣見完全撈不到好處,又開始對韓琦、林景涯等人使絆子,好在韓琦有經驗,事情穩條不亂推進。
皇佑四年六月中旬,範仲淹在上任的途中逝世,七月中旬才傳入汴京,官家得知後,麵色大悲,親書其碑,名為“褒賢之碑”,諡號“文正”。
很多大臣是看皇帝的臉色辦事的,官家情緒不好,倒是讓韃靼經濟帶推進很快。
……
遠在揚州的盛家,消息沒那麼靈通,盛家兩年前將大女兒盛華蘭嫁入忠勤伯府的嫡次子袁文紹,忠勤伯府在汴京,袁文紹是一個正七品小官。
從白家的娘娘誕下皇子到而今,又過了三年,明年又是官員的考核,要是盛紘沒抓住機會,又要等三年。
盛紘借助一切能利用的勢力,調入汴京,他會經營,朝中傳來消息,要建立韃靼經濟帶是一個好機會,他要是抓住機會,指不定高升。
在這個關鍵時刻,要是傳出家宅不寧,妻妾不和,上頭肯定會參他一本。
一下衙門,盛紘還沒換衣裳,便去了壽安堂與盛老太太商議,一年前,衛小娘難產去世,盛老太太撫養盛明蘭。
“母親金安!”盛紘行禮。
盛老太太示意房媽媽將明蘭帶下去,等明蘭下去後,盛老太太抬頭詢問:“有何事情?”
“母親這話說的,兒子沒事就不能來見母親了嗎?”盛紘打趣。
話鋒一轉,盛紘對著盛老太太說道:“但,兒子今真有事情,要與母親商議。”
接著,盛紘將朝中發生的大事告訴了盛老太太,盛老太太越聽越覺得有機會,她當年為了嫁給盛家探花郎,不惜與勇毅侯府為敵,最終如願以償。
可惜,生活得不如意,她的盛紘的父親,寵妾滅妻,就連她唯一的親兒子都被害死了,她這些年撫養盛紘,不就是為了表明她當初的選擇沒有錯,她還會重返汴京。
“此事朝中必定缺人,你近半年好好表現,家宅不寧,可是大忌。”盛老太太掃了盛紘一眼。
盛紘尷尬一笑,確實是心疼霜兒,多偏心了一點她,但也沒有鬨到家宅不寧的地步吧!
“兒子知曉了。”盛紘敷衍應和。
盛老太太還不知這個兒子,與他父親一樣,寵妾滅妻,還害死了自己的親兒子,衛小娘難產去世後,要不是王若弗這個大娘子給了衛家妹妹交代,指不定鬨到外麵去。
“你心中有數就成,朝中事變,此次是你的機會,要是抓不住,下次計劃不知要多久?”盛老太太瞥了他一眼道。
“你既然說此事由嘉毅侯作為副手,嘉毅侯與遠安伯有關係,我們與遠安伯又有交情,是要好好聯絡一番。”盛老太太太懂那些世家的彎彎繞繞了。
“兒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