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看了看表,已經接近晚上八點多。
她依稀記得,之前在整理檔案室的文檔時,看到過一個四歲男童的失蹤案。
後來被找到之後,發現已是一具冰涼的屍體。
那童屍的後頸處有針孔狀皮下出血,當時的警方也抓到了罪犯——是個還不滿18周歲的青年。
考慮到罪犯尚未成年,所以送去了少管所。
這次,又是一起兒童失蹤案。
會是巧合嗎?
“好,我現在就回公安廳。”
“已經給你備好了車在樓下,工作中注意休息。”
“謝謝孫首長關心,我會小心的。”
就這樣,撂下話筒後,她下了樓。
魔都省公安廳。
“蘇警長,保安的家屬之人的失蹤地點……全部集中在東風小學。”
聽到這話,蘇雅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全部?
“不是失蹤了一個孩子嗎?”她詢問案件細節。
“不是,總計18人。”何強無奈地說道。
“……何隊,帶我去現場吧。”
到了東風小學之後,蘇雅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
圍牆外的地井旁邊,有一個鞋印,她蹲下身子,查看情況。
這個東風小學是距離農村最近的一所小學,但也有起碼十裡地。
而根據眼前這個鞋印判斷,鞋子大概率是新買的,並沒有走過幾步路。
也就是說,這個犯罪嫌疑人,要麼本身就是城鎮裡的人,要麼,雖然是農村人但擁有極強的反偵察意識。
可在這個年代,要說農村人有極強反偵察意識,邏輯上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就在蘇雅在用石膏提取鞋印,打算帶回去再研究時,聽到了一陣著急忙慌的腳步聲。
“何隊,離東風小學最近的遼河村張寡婦家柴房裡,發現了一個小男孩!”
“何隊,在遼河灣的一個廢棄漁船上發現了一個小男孩屍首。”
剛開始,聽到發現一個小男孩的時候,何強臉上還出現了期待。
但當他聽到第二個消息——發現小男孩屍首的時候,表情又重新變得凝重。
“帶路。蘇警長,你跟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蘇雅知道,不管那兩個小男孩是否還有生命體征,她都是能幫上忙的。
“好。”
首先去的是張寡婦家的柴房。
她家坐落在村子的最尾處,用土坯勉強堆砌起來的。
柴房就更簡陋,隻是用幾塊木板圍了一圈,封了個頂之後,用幾塊泥巴將木板之間的縫隙簡單地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