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子興和張玄霄交談之際,其同來的兩名手下持刀將受傷不能行動的幾人一一斬殺。
當郭子興邀張玄霄三人入郭家堡做客時,被張玄霄婉言謝絕。
張玄霄不僅限於郭子興是魔教之人,對其行為更為鄙視,當著六歲女兒的麵斬殺敵人,竟也沒有征詢張玄霄的意見,從中看出,其人不但凶殘跋扈而且不會顧及彆人的感受。
這樣的人還是儘量少接觸為妙,而且其魔教身份也是作為有朝廷身份的龍虎山不能接受的。
在郭子興向三人贈送過冬衣物和部分吃食過後,兩方就此分彆,三人騎上郭子興贈送的馬匹一路向南。
越是向南,難民隊伍越是巨大,三人走走停停,儘量躲避南北雙方交戰的斥候,與六日後到達江北巨鎮六安。
這裡現如今還是掌握在大周的軍隊手裡,但韃靼的斥候不時出現在周圍,他們不斷受到小股大周精銳騎兵的驅逐,每天都會發生幾十起小規模的戰鬥,死傷也就在所難免。
但雙方誰也沒把苦難的百姓放在眼中。
雙方在追逐搏殺中隨意踐踏難民們的生命,稍不合意就有殺良冒功的場景出現,對江北的難民是否救助,朝廷產生極大的爭議,以北人為首的南渡官員,極力勸導朝廷動用水軍戰船儘可能地將難民接往江東。
可這些有利於北人的上書,卻遭到原住民所代表的江浙官員的極力反對,這時的朝廷的供應都來自這些人的供奉,就是南渡官員的俸祿都是靠江南土豪大族的稅賦,所以他們在話語權上始終占著絕對上風。
而判將張弘範卻利用此機會招收大量的壯年,其在淮泗、彭城一代,勢力不斷壯大。
兩年來大周朝堂卻對這項動議始終處於擱置狀態。
……
黃帝厲四三一五年,大周寶慶五年九月七日。
秋日的清晨,東方的天空剛剛露出微微的光芒,乳白色的霧氣浮動在古老的城市當中,秦淮河上的畫舫緩緩行駛,掩映在一片一片的濃霧間,猶如於天際的玉宇瓊宮。
深秋的濃霧中,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由兩匹矮小的滇馬牽引著,一個四十左右,家仆打扮的中年人,騎著一頭青驢伴在馬車左右,在寬敞的街道上緩緩而行。
一路前行,道路兩邊磚木結構的古樸建築時多時少,各種各樣或金黃、或焦糖、或暗紫的落葉在行人眼前飛舞。
秦淮河上,畫舫漂流,偶爾看見船工或是疲倦的煙花女子出現在船頭。
隻是三年時間,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江南的文人雅士已經快把幾年前北方草原異族帶來恐懼和不安拋之腦後。
北人不善水戰,長江從東到西,二十多萬大周水軍,把江南守護的固若金湯。
遠處到不必理會,幾個月前,宋國公,江淮路製置使趙葵,提一萬水軍延淮水北上,三日內就攻破了韃靼重兵集結的下邳,斬殺韃靼大將赤勒圖,斬首三千。
這一反攻卻遭到朝廷大多數官員的彈劾,此時的大周朝廷正試圖和剛剛定國號為大元的蠻族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