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安清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城北農莊。
“哎呀,這城北農莊原先我也來過,本就破敗不堪,如今劉公子才主持這裡幾天,就大變樣了!”
郭奉節下了馬車,看著已經修葺一番的農莊院落,不由發出一陣讚歎。
劉昭聞訊來到大門口,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中年商賈,從一輛華麗的馬車上走了下來,先是一愣,接著就聽身旁跟來的劉耒低聲說道“公子,這輛馬車是南安堂的,上麵有南安堂的標誌。”
劉昭點了點頭,拱手說道“敢問足下可是南安堂掌櫃?”
“在下郭奉節,正是南安堂掌櫃。”
郭奉節笑嗬嗬的說道“今日冒昧登門,還請劉公子見諒。”
“哪裡,郭掌櫃登門,城北農莊蓬蓽生輝,請!”
劉昭將郭奉節請進農莊,隨後就看到數十壯婦在農莊內忙碌著,郭奉節四下看了看,說道“想必肥皂就是在這裡做出來的吧?”
“正是。”
劉昭明白此人定是衝著肥皂來的,於是進屋之後直奔主題,說道“郭掌櫃今日登門定是有事,我這人是直性子,郭掌櫃不妨有話直說。”
“好,劉公子真是爽快人,那在下就直說了。”
郭奉節頓了頓,說道“這段時間劉公子出產的肥皂生意火爆,在燕州城內外深得百姓追捧,說實話,在下也看上了這肥皂生意,今日登門便是過來與劉公子詳談的。”
劉昭笑著說道“我這肥皂工坊就在農莊內,人手充足、銀錢足夠,也有人手運到城中銷售,從頭到尾都不需要彆人插手了,不知郭掌櫃想談什麼?”
“的確,現在看來劉公子的肥皂生意確實不需要彆人幫襯,可這隻是在燕州城啊?”
劉昭微微皺眉,郭奉節的意思其實就是市場容量的問題燕州城雖然是大宣帝國北疆的大州,但是人口和購買力畢竟有限,以目前自己的實力和人脈,想將肥皂生意做到燕州城以外,還屬於夢想級彆,短時間內是辦不到的。
於是劉昭說道“請郭掌櫃細說一下。”
郭奉節說道“具體說來,就是我南安堂有人脈、有關係,在北麵的武州、儒州,南麵的泰州、莫州等地都有商路,隻要劉公子願意與我合作,工坊所產出的肥皂統一由在下收購,在下保證可以將肥皂賣到燕州以及周邊各州去,有錢大家一起賺!”
劉昭心中暗道“的確,在城中沿街擺攤並不是長久之計,想要將生意做大做強,必須要有店麵、有商路才行。”
“而且我將來的重心應該放在實業上麵,開工坊、重生產,而不應該將精力放在貿易經營上,畢竟貿易對於整體實力的提升助力太小!”
於是劉昭打定主意,準備聯手郭奉節,將產出的經營銷售權交給他。不過在同意之前,劉昭說道“合作也不是不行,隻是肥皂的定價權必須在我肥皂從工坊產出,郭掌櫃收購的價錢是多少;郭掌櫃對外售出的價格是多少,都必須由我來定。”
郭奉節沉吟了一下,說道“至少要給我留出一定的盈利才是。”
“那是自然。”
劉昭沉吟了一下現在肥皂對外直接售賣的價格是每塊二十文,成本的話是每塊十文左右,一倍的利潤。
於是劉昭說道“給郭掌櫃的價格,就定在十五文一塊,郭掌櫃往外賣,不得高過每塊二十文。當然,路費什麼的是單算的。”
“每塊隻有五文錢的利?太少了!”
劉昭說道“郭掌櫃也看到了,我這裡人手很多,製作肥皂的成本也很高,人工加原料,每塊肥皂的成本就有十文左右,我和郭掌櫃一樣,每塊也隻賺五文錢而已。”
劉昭實話實說,所以很誠懇,雖然每塊少賺了五文錢,但是與郭奉節合作後勝在量大,算下來隻會多賺不會少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