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蘇芷萱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除了正常的學校學習,還要抽時間在學習空間裡為係統考試做準備。
自從上次那件事之後,蘇偉天天來找蘇芷萱請教作業。
蘇芷萱雖然忙得暈頭轉向,但還是很樂意幫忙。
每次看到蘇偉那誠懇又帶著點求知若渴的眼神,蘇芷萱就想起前世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遺憾,這一世蘇芷萱不想再虧待身邊的同學。
所以,哪怕自己的複習時間很緊張,蘇芷萱也會耐心地給蘇偉講解題目,從數學的解題思路到語文的閱讀理解,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得細致入微。
在學校裡,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們嬉笑玩鬨,而蘇芷萱則在座位上,一會兒和蘇偉討論作業,一會兒自己默默地複習。
同桌有時會打趣她:“蘇芷萱,你都快成學習小機器人啦!”
蘇芷萱隻是笑笑,並不在意,她知道自己現在的目標是什麼。
如此,時光在忙碌且充實之中緩緩流逝,終是迎來了係統的考試。
周五,陽光明媚,微風輕拂,這一天正值令人期待已久的假期開始。
老師早早地將一遝厚厚的作業下發到了同學們手中,大家一邊抱怨著作業量的繁重,一邊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享受自由時光。
蘇芷萱懷揣著書包,腳步輕快地踏上了歸家之路。
一到家,來不及放下肩上的負擔,蘇芷萱便匆匆走進自己那一方小小的私密空間——書房,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這個書房雖然不大,但卻布置得溫馨而舒適。
靠牆擺放著一排高大的書架,上麵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和學習資料。
書桌上整齊地放置著文具和電腦,一盞明亮的台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房間。
當蘇芷萱坐在那虛擬的考試空間裡,看著眼前的試卷時,蘇芷萱才發現這考試真不是鬨著玩的,壓力一下子就湧上心頭。
雖然題目是小學知識範疇的,可這內容卻和學校裡平時考的完全不一樣。
語文的詩詞理解更偏向於深層寓意的挖掘,數學題像是把好幾個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複雜的難題,英語則出現了好多陌生又複雜的語法結構。
蘇芷萱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拿起筆開始答題,蘇芷萱知道,這是自己邁向初中知識和武學獎勵的重要一步。
當蘇芷萱坐在那虛擬的考試空間裡,看著眼前的試卷,心猛地一緊,一股無形的壓力如潮水般向她湧來。
蘇芷萱盯著試卷上的題目,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緊張。
“這……這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啊。”
蘇芷萱在心裡暗自說道。
先看語文部分,有一道詩詞理解題是關於李白的《行路難》。
題目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本詩的情境下。
除了表達詩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還蘊含著怎樣深層的時代意義和詩人複雜的情感交織?”
還有一篇文言文閱讀,是《鄒忌諷齊王納諫》。
看到這篇文言文,蘇芷萱不禁陷入沉思。
蘇芷萱想,鄒忌以自身與妻妾、客人的對話,從“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中巧妙地運用類比的修辭手法,真是太聰明了。
他不直接向齊王進諫,而是通過講述自己的生活小事,讓齊王能更清晰地明白,身邊的人誇讚可能並非出於真心,而是有各自的目的。
這對於齊王而言,就是要廣開言路,不能隻聽好話,要真正去了解民意,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
蘇芷萱咬了咬嘴唇,心裡有些忐忑:“這首詩我背過好多遍,可這問題怎麼這麼刁鑽呢?
這文言文雖然學過,但這些問題好難啊。
我得好好想想,不能慌,一定有線索的。”
蘇芷萱閉上眼睛,努力回憶在學習空間裡學到的相關知識,腦海中像是有無數個小齒輪在飛速轉動。
作文部分,題目是《從〈鄒忌諷齊王納諫〉看納諫的重要性》。
蘇芷萱深吸一口氣,開始構思。
蘇芷萱想到,鄒忌能夠敏銳地從生活瑣事中發現問題,並將其升華到治國理政的高度,這種智慧是難能可貴的。
齊王能接受鄒忌的諷諫,更是顯示出一位君主的胸懷。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太多因不聽勸諫而導致國家衰敗的例子,也有因廣開言路而興盛的典範。
蘇芷萱覺得,納諫就像是給統治者的一麵鏡子,能讓他們看到自身和國家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篇文言文不僅是一個曆史故事,更是一個警示和啟示,時刻提醒著人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蘇芷萱拿起筆,開始在作文紙上奮筆疾書,將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融入到每一個段落中。
…
再看數學題,有一道題是這樣的:“一個圓柱形容器,底麵半徑為3厘米,裡麵裝有一定高度的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