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北邑。
在岐州安置好府兵之後,李爽便帶著大軍返回長安。
長安城的舊址上,如今依舊是人口密集,新的民舍和市集陸續建起,來自關中內外的商人都帶著貨物前往這裡的市集買賣,關中各地的漕船帶來的物資也彙聚在這裡的倉庫中。
渭水南岸的長安城雖然燒毀了,可人們的需求依舊在,加上這裡便利的漕運條件,各種經濟活動蓬勃開展著。
李爽以原本的長安城所在的範圍為禁苑,又在禁苑之中劃了一座小城,設置了北邑,安置流民。
與之相對的,則是在龍首原南新建的新城。
這座新城的位置與隋唐長安城的皇城位置差不多,又向北、南、東三個方向擴展,引龍首渠水入城,作為生活用水。
宇文愷修建大興城隻花了十個月,可那是隋朝統一天下,能聚集全國優秀的工匠和物資,再加上精密的統籌,才能做到的。
如今這座新城的規模和規格遠比不上大興城,施工難度小,進度卻慢上許多。
整個新城結構相當簡單,城中是行台府,行台府往北則是唐公府,東西南三個方向暫時布局了十二個裡坊和一個市坊。
新城初建,大量的物資便要從長安北邑運往新城。
侯景則在北邑看管著。
“如何了?”
李爽率軍而回,侯景在碼頭親自迎接。聽李爽詢問著,侯景拍著胸脯道:
“主公放心,有我在,這裡安生的很!”
侯景雖惡名在外,但並不缺乏能力。李爽離開的時候,北邑還相當的蕭條,那時的市集與屋舍,遠沒有如今看起來那麼多,人口也沒有這麼密集。
李爽討伐涇、豳、岐三州的叛軍歸來,北邑已經擺脫了蕭條,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人口快速增長,各種屋舍與商業建築也在新修著。
“不過臣卻聽說,洛陽很不安生。”
大帳之中,侯景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擔憂之色。這東來西去的人這麼多,侯景又在管著北邑,自然知道許多消息。
“又是皇帝麼?”
侯景點了點頭。
“小皇帝親政這些時日,又是要清查吏治,又是要與民休息,又是要安頓洛陽城外的流民,可越弄越亂,他最近還盯上了河東的鹽稅。臣聽說這小子自從親政後,最關心的便是關中的情勢了,換著法想要找主公的麻煩。”
“不用理會!”
“主公何意?”
“用不著旁人來拆台,洛陽的宮殿自己就會塌的。”
——
洛陽,顯陽殿。
“建城,他憑什麼建城,他哪來的錢建城?”
得知了長安新城中行台府已經建好的消息,元詡十分憤怒,發出了素質三連。
殿中的一眾公卿,麵色則相當的尷尬。
元詡卻全然沒有注意到一眾公卿的神色,而是將精力放在了如今他最關心的事情上。
“河東鹽稅,積弊甚重,到了該清查的時候了!”
河東的鹽稅相當重要,是北魏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現在,北魏的財政支出劇增,財政收入卻一年不如一年。
一眾公卿麵色複雜。
應該說,小皇帝的為政方向是對的,可他的手段太幼稚了。他天真的以為隻要從這洛陽顯陽殿中發出一道詔書,而後地方上的官員便會按照他的旨意老老實實的辦事。
更不要說,河東鹽稅之事,洛陽城中又有多少人牽扯在內。
這不查還好,查了怕是三成的鹽稅都收不上來了。
長樂王元子攸想要出聲阻止,卻被元雍勸阻了。
可最終,元詡還是盯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