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亮,唐國公府偏院,侯莫陳悅起身,感到有些頭昏。
李弼住在隔壁,看起來是早就起來了。
侯莫陳悅走出了屋子,正見屋外,侯景與李弼在聊著。見他走了出來,侯景道:
“你來的正好,今日我們去見一見長安的風光。”
“風光?”
侯莫陳悅問是什麼,侯景卻是一臉笑意。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麼?”
侯莫陳悅被侯景拉住了手,正往外攥著。
“景和,你不去麼?”
李弼尷尬的笑了笑。畢竟,李弼是侯莫陳悅的姑父。
“你們去吧!”
侯莫陳悅被侯景拉著離開了,李弼有些無聊,想起了府外的那座演武場,此刻應該是有兵士在演練,心中生了興趣。
還沒有出門,便碰到了李爽。
“景和,你這是要去哪?”
“昨日來時,末將見演武場上兵將演武,今日正欲去觀望一二。”
“如此,甚巧,景和就與我一起去吧!”
“卻之不恭!”
要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大功業,自然要有精兵悍將。
李弼自身就是一名衝鋒陷陣勇猛無雙的猛將。自然,對於這天下間的精兵悍將,更是有著很深的研究。
南梁與北魏的軍隊構成有很大的不同。南梁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水軍,而在北魏,所謂的水軍不是作戰用的,而是運順物資、兵員的後勤單位。
南梁重水軍,因為南方水道縱橫,且沒有大規模養殖戰馬的草場。北魏重騎兵,因為北魏掌控著許多的馬場,而北方恰恰適合騎兵發揮。
因此,南北兩朝,在各自熟悉的領域拉鋸著,誰也勝不了誰。
兩百多年來,除了宋武帝劉裕,沒有南朝的軍隊能夠在騎兵縱橫的北方,將北朝的騎軍打得大敗。
六鎮之兵,恰恰便是北魏軍事體係下重要的組成部分。
李弼見過很多精兵,猶以六鎮兵為最。六鎮兵的配合、組織度與戰力,要超過了北朝絕大多數軍隊。
可如今,李弼又看到了另一支精銳的軍隊。
關中府兵!
李弼對軍隊的戰法很有研究,一看便知道了,演武場上的府兵用的都是步兵的戰法。
李弼有些疑惑,關中又不缺馬,李爽為何要訓練一支步兵?
他問了出來,李爽對此的回答很簡單。
省錢、沒必要!
重步兵就算再花錢,可也沒有騎兵花得多。
畢竟,戰馬是活物,除了訓練成本高昂,每日還要進食糧草,一匹馬每日消耗抵得上五個人的消耗。
防守關中的關鍵,從來都是守好四塞。
一旦有警,關中地區的兵力可以通過水運,快速到達前線。
“若是唐國公有一日要出關作戰,單靠這些府兵夠麼?”
所謂交淺言深,乃是大忌。李弼問了出來,更多的是帶著一股好奇。
李爽一笑。
“如此的程度,還不夠!”
關中十二軍府之兵,戰力高低不一,要想靠著這支軍隊出關作戰,短時間內還做不到。
平定天下,光靠著一支精銳的騎兵是遠遠不夠的。後麵,還必須要跟著一支強大的步兵。
李弼聽了,若有所思,不知不覺已然跟隨李爽到了演武場。
演武場上,彭樂光著膀子,露出了一身強勁的肌肉,拿著一把陌刀,正在一眾士兵的觀看下展示刀法。
見李爽來了,彭樂收了刀,行了一禮。
“見過主公!”
李爽揮了揮手,指著李弼,道:
“此乃李景和,亦是天下聞名的驍勇之將!”
聽到李爽這麼說,彭樂一下子就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