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稚其實心中也沒底,元顥與元子攸隔著黃河對峙著,他此刻若是回洛陽,必然是麻煩纏身。
像是他這樣的老臣,若是站錯了隊,可沒有好下場。
李爽的話,長孫稚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卻聽他道:
“若如此,老將軍不妨先留在長安,待得時局平穩,再行決定,如何?”
“末將多謝大王體恤!”
……
長孫府。
長孫稚的二兒子長孫裕如今便在秦王府中當參軍,在長安有著自己的府邸。
長孫稚離開秦王府後,便到了自己的二兒子府上。
長孫裕早已經得了信,做好了準備,帶著家人在府外等候著。
“祖父!”
長孫稚的孫兒長孫兕十來歲,長得很壯,一見到長孫稚,便抱了上來。
長孫稚摟著自己的孫兒,滿臉笑意。
“多年不見,兕兒都長這麼大了,再過幾年,便可以上戰場殺敵了!”
武勳之家,從軍為將便是最大的期許。
“祖父莫要小瞧人,我也可以成為蘇秦、張儀那般雄辯之士!”
長孫稚一愣,他們家從來都是拿刀砍人的,如今倒是出了一個想要說死人的。
“那祖父等著你成為蘇秦、張儀那般雄辯之士!”
長孫裕站在一旁,拱手道:
“阿父!”
長孫稚點了點頭,相比孫子,和自己的兒子倒是沒有這麼熱絡。
長孫裕帶著府中女眷行禮完畢,按照長孫稚的要求,將他帶到了書房。
“阿父,你有何打算,真的要回洛陽麼?”
長孫稚搖了搖頭,歎息道:
“這洛陽還是原來的那個洛陽麼?”
長孫稚心中不舍,可其實也明白,如今的洛陽早已經變了。
君不見,皇帝都有兩個,還都是傀儡,如他那樣的大臣,再回去又能如何?
長孫裕聽完之後,心中一喜。
“如此,阿父可願待在長安?”
長孫稚有些奇怪,看向了自己的二兒子,道:
“你好像挺擔心我回洛陽的,怎麼,擔心我誤了你的前程?”
“兒不敢!”
長孫裕拱手道:
“大哥如今在河東為將,三弟在行台府中為司吏,我又在秦王府中為參軍,若是阿父真的回了洛陽,一旦有所變故,我等心中何安?”
長孫稚一笑。
“這不還是擔心我誤了你們的前程麼?”
“兒不敢!”
長孫稚揮了揮手,道:
“行了,我都知道了,我們長孫家是被大野爽給綁上了他的賊船了。”
見長孫裕有所不安,長孫稚揮了揮袖子,心中有些煩躁。
“你知道秦王要設羈縻府麼?”
“兒知道,大王早前已然和兒子討論過。”
長孫稚點了點頭。
“看看吧!”
“阿父何意?”
“秦王能夠擺得平關中的漢人和我們這樣的人家在意料之內,他若是能擺得平關中之外的北人、蠻夷,老夫才真的服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