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之岸,驛站亭中。
爐火熊熊,驅散了寒冷。
元子攸的罪己詔從上黨那邊發來,柏璧城這裡也終於到了撤兵的時候。
事實上,爾朱榮也有些撐不住了。
倒不是糧草上的壓力,而是元天穆在河南地區被陳慶之又一次擊敗後,河北地區已然有些不穩定的跡象了。
臨彆之際,爾朱榮與李爽在亭子中道彆。
“三弟,此番離彆,不知道何時能再見,有一言,為兄不知道當不當說?”
“二哥儘說無妨!”
李爽與爾朱榮坐著,身邊則是站著爾朱天光、高歡、侯景等人。
“我等起於恒、肆,麾下多代人,如今三弟輕代人而重漢人,許多人都有抱怨啊!”
高歡在旁邊,聽了這話,不覺得微微皺了皺眉頭,一時間不知道爾朱榮在想什麼。
李爽聽完,笑道:
“二哥糊塗啊!”
爾朱榮麵色一變。
敢在如今的天柱大將軍麵前如此說的,恐怕也隻有李爽了。
“二哥試想一下,那些向你抱怨的人究竟是何心思?”
爾朱榮聽完,問道:
“三弟何意?”
“我麾下的漢兵再多,也不到三萬人,可晉陽周圍的六鎮兵,原本可是有二十餘萬,更不要說還在關隴、河北等地的胡人了,數量要遠遠超過我麾下的漢兵……”
李爽說到這裡,頓了頓,看著爾朱榮思慮的模樣,又道:
“——也遠遠比大哥麾下的契胡兵要多啊!”
高歡聽到這裡,麵容一變。
爾朱氏以武力壓服天下,可作為核心戰力的契胡兵,不過近萬,實在太少了,遠遠比不了一眾鮮卑兵、敕勒兵。
爾朱榮身為天柱大將軍,看似風光無限,可隻要一場大敗,他麾下的契胡兵折損過半,恐怕爾朱氏的天下就要塌了。
高歡在爾朱榮麾下這麼久,知道爾朱榮也清楚爾朱氏天下的致命弱點,他也不是沒有做過彌補的嘗試。
那便是讓他自己成為所有北人的共主。
鮮卑人也好,契胡人也好,又或者是敕勒人、六鎮中的漢人,在洛陽朝廷中的天龍人看來,同屬於北人。
爾朱榮重用賀拔兄弟等北人中有名望的將領,拉攏高歡等六鎮中有能力的武勳,同時嘗試著吸收六鎮兵的勇銳……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北人事實上的領袖,從而壓製洛陽早已經得罪的死死的天龍人。
可一來時間太短,二來爾朱氏子弟多殘暴之人,爾朱氏壓服六鎮兵,一味動用武力,導致了六鎮兵叛亂了數次。
爾朱榮這才將六鎮兵中難搞的一萬五千餘人分了出去,讓賀拔兄弟等人帶著兵馬離開了晉陽。
包括高歡,也是其中受益者。
高歡是聰明人,自然清楚爾朱榮心中最擔憂的地方。
可他卻沒有想到,李爽會直接說出來。
如此的肆無忌憚!
“二哥啊,洛陽的公卿死了這麼多,空出了多少位置,向你抱怨的那些代人,在晉陽這邊可以是天柱大將軍得用的屬臣,難道去了洛陽,就當不了新的公卿麼?”
彆看北人苦哈哈的,要造洛陽朝廷的反。
可北人之中的一部分勳臣,他們的身份是可以在北人與洛陽天龍人之間相互轉換的。
爾朱榮不行!
不隻是他殺戮公卿,更因為他是契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