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山。
山頂如刀削,坐落著一座氐人的小城。
楊法琛將大本營搬到了仇池山,而不是一旁的下辨,便是因為仇池山易守難攻。
他不但要防武興國的氐人,更要防那些胡人。
楊法琛一直在等待關中那邊送來楊紹先的人頭,如此,他便能占下武都,借此機會,擴張勢力。
可楊法琛最終沒有等到楊紹先的人頭,反而得到了楊紹先率軍攻克了下辨的軍報。
寒冬臘月,山中可采集狩獵的食物大大減少,一眾氐人的部眾圍在屋子裡,拿出了醃製好的鹹肉,加上些曬乾的果乾、菌乾,統統倒入了鐵鍋之中。
隨著香味飄揚,楊法琛走進了屋子中,他麾下一眾長老起身行了一禮。
趁著肉還沒有熟,眾人抱怨了起來。
“大王,剛剛敗了一仗,死了這麼多人,這個冬日可不好過啊!”
“梁軍答應給我們的糧草,到如今也沒有送來,不知道出了什麼變故!”
“這仗打起來,路也不通了,山中的布、蠟、銅、漆運不出去,外麵鹽、鐵、酒也送不進來,那些胡人也是大麻煩。”
……
聽著眾人的抱怨,楊法琛麵色深沉,坐了下來,但沒有回應,隻是道:
“楊紹先回來了!”
屋中的一眾人聽了,麵帶疑惑。
“他逃出去的時候,可什麼都沒帶,如何能這麼快回來?”
“他求了大野爽的兩千府兵,加上他那兩個兒子帶著的千餘部眾,拿下了下辨!”
大野爽這三個字說出來,屋中一眾長老的麵色都變了。
相比於他們熟悉的梁州,關中很陌生。可陌生歸陌生,一眾人也明白,關中那個秦王是何等的龐然大物。
漢人動員兵力的成本要比胡人高,可單兵質量大多數情況下也比胡人強的多。
尤其是在關中腹地,大大減少了糧草消耗的成本後,軍費都花在了士兵的武器、甲胄和後勤補給上,單兵比胡人要精銳。
這一點,不久之前散關外的那一戰,眾人深有體會。
那時候,還隻是來了四千府兵,整個關中,還有長安的七千驍騎和各府兩萬餘府兵。
光是這個數字,就讓如今屋中的這一群氐人深感畏懼。
他們斷了進攻關中之心,可沒有想到,關中的兵馬還是來了。
“那些胡人,他們不是深恨大野爽麼,為何這麼輕易的被楊紹先拿下了下辯?”
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卻隻引來了楊法琛無奈輕歎:
“那些胡人也不是傻子,他們要是有和大野爽拚死之心,當初又怎麼會逃出關中?”
楊法琛這話一說,眾人沉默了,又有人道:
“前些時日大野爽不是派來了使者,為何這麼快就轉變了主意,打算扶持楊紹先了?”
楊法琛道:
“大野爽要封我為羈縻府的都督。”
“這不是好事麼?”
“可他同時要我買什麼吊民伐罪證,我算了算,這一張證就要我們陰平國一年七成的收入。”
便在此時,屋中一位年長的長老歎道:
“大王錯矣!”
楊法琛起自微末,因廉潔奉公而受到了眾人的信任,擔任了大王。可他還有一個毛病,愛較真。
“我如何錯了,買了這張證能做什麼,我們是能打梁軍還是打秦州兵?”
楊法琛無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