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蘇暖暖和旅遊歸來的季辛夷分享這則好消息,同時也收到了楊可可的回信。
信裡楊可可再次恭喜她外,還讓她等書出版了告知一聲,楊可可準備到時托人在港城幫忙代購,支持她一波。
除此之外,在信裡楊可可也說自己一開始也注意到了她的口音問題,但因為她提了陳先生就覺得沒口音也正常,因為那位陳先生就是個幾乎沒有口音的。
原來那位回來投資的陳鋒陳先生是早幾年移居到港城的,粵語都還是移居過去時才學的,所以普通話說得很順溜。
楊可可覺得她可能也是這種情況,畢竟之前移居,甚至那幾年偷渡過去的都有不少,碰到幾個普通話說的好的港城人應該挺正常的。
不過關於蘇暖暖信裡寫的電信詐騙小故事她也接收了,並且覺得這可以是個不錯的選題,畢竟書信有心也可以搞詐騙,甚至比電話還難識破,她準備就此展開寫篇報道。
蘇暖暖:……這麼敬業的嗎?什麼都可以展開成一篇報道。
她回信時一定要記得祝楊可可早日升職。
盛夏日長,蘇暖暖剩餘的假期沒有再突然擺爛,也不敢擺,因為除了每天按計劃畫稿,她還多了幾個新工作,給港城那邊的繪本畫新封麵,要是擺爛她就要體驗一回死線趕稿的“快樂”了。
現在每天按工作表安排,至少隻是白天老實乾活,晚上下班後還是該玩玩,該樂樂,每天傍晚還有時間和沈溫言出門逛公園,或是直接在空間裡逛花園,休息日也能出門約會遊玩放鬆。
不過比完稿來得更早的是開學,這下蘇暖暖的事情更多了,更加努…不對,更加珍惜那點休息時間。
就在她懷疑自己快要忙瘋掉,什麼時候爆炸時,港城那邊來信了,與信一起來的還有幾本樣書,她的書已經印刷裝訂完成,即將開始上市銷售了。
硬殼精裝的書皮,以及她前段時間新繪的封麵,被重新設計過的書名字體,每本書都很有質感,也很精美,能看出出版社有在用心準備這幾本書,同時蘇暖暖剛剛還即將抓狂的心態瞬間被撫平,她覺得自己被治愈了。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成就感的神奇力量,想著自己的心境變化,她自嘲道。
她顛了顛手中因為硬殼的封麵而略有質感的新書,又回頭從書架上拿出這邊出版的軟封繪本。
蘇暖暖想捏眉心,該說不愧是她嗎?不愧是被後世經典版,精裝版,典藏版,特典版,重印版心甘情願割過無數次的韭菜。
如果作為讀者,哪怕手裡已經有了全套,看到這個新出硬裝版本,她肯定還是會花錢去再買一套。
不過等翻開新書,看到裡麵的內容,蘇暖暖割韭菜的想法就變了,因為港城那邊居然把繪本裡的文字內容編寫成了中英雙語。
看著看著蘇暖暖就重拾老本行,逐詞逐句的認真細看,對照著中文檢查起了裡麵的英文翻譯,幸好沒有出現夾帶私貨的情況,是她多慮了。
不僅沒問題,那邊翻譯時甚至還考慮了這繪本的主要目標群體是小孩,單詞和語法都儘可能的簡單,無論用來學習還是嘗試閱讀都是對英語初學者很友好的一本書。
從包裝到內容,蘇暖暖是真的沒想到港城那邊搞這麼大,搞得這麼大手筆。
她又看了下價格,算算她的版稅,再來個積少成多,蘇暖暖什麼都不多想了,大手筆好,大手筆特彆好,她能賺的也多。
被搞錢激勵,蘇暖暖立刻重振旗鼓去乾活,早畫完早出版,而且早點交稿事情少了,她的時間也能重新寬鬆回來。
於是,接下來一段時間裡,蘇暖暖每天沒課的時間都在畫稿,比計劃還早完成了稿件,抽了個時間就去交稿,還不忘拿上兩套樣書。
隻是給汪姐和恬恬姐看看,欣賞,她沒任何刺激出版社的意思。
嗯,沒有,絕對沒有。
到了出版社,江恬審閱完繪本稿件後,蘇暖暖把幾本樣書拿出來給江恬看,“恬恬姐,你看看,這是港城那邊出版的,我有多的,這套給你。”
其實港城就給了蘇暖暖兩套樣書,不過之後她自己倒是簽到出好幾套,像以往有新書時那樣,給自己的幾個朋友都送了一套,包括說要找人代購的楊可可也給她寄了一套過去。
江恬一眼就看到封麵,“這就是你給那邊畫的新封麵啊,真好看,”但注意力很快就被書的裝幀轉移,她看了半晌,隻發出一聲“嘶”,沒有多餘的言語,卻又充滿各種複雜的情緒。
有對製作工藝的驚豔,也有兩邊印刷技術差距的豔羨和惋惜。
雖說賣書,書的內容最重要,可在不知道內容的前提下要人如何判斷這本書是不是自己想看的,除了他人的推薦介紹,無非就是看書的外觀合不合自己胃口罷了。
而且要是書的外觀不重要,那些畫雜誌花在每期封麵的約稿費算什麼?每次出書前花在排版設計上的時間精力算什麼?
江恬翻開簡略看了看後更是甘拜下風,人家不僅在外觀上花心思,內容上也下了功夫,“你的書能被港城那邊看中挺好的,有用心對你的作品,咱們出版社再用心也沒經費把你的書做成這樣。”
作為被各種版本割了無數次的專業韭菜,蘇暖暖無法違心說出自己不喜歡港城的精裝版,“各有千秋,咱們這是走務實風,走群眾路線,讓大家都能買下這書,都能儘情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港城這是華麗風,走的高端路線,薅的是大戶的羊毛,讓他們儘情享受閱讀的同時,還能體會被學習支配的快樂。”
江恬有被她安慰到,笑道:“你這說法還真有意思,不過倒也沒說錯,兩邊情況不同,不能鑽牛角尖,而且雖然現在沒法做到,但說不定以後咱們也能這樣做,到時也沒什麼好羨慕彆人家的出版社了。”
頓了頓,她又補充,“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內容。”
蘇暖暖從善如流,“那是自然,我可不會砸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