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說他書藝尚可,倒還勉強說得過去,何來‘當世大才’之譽?”左謙有些疑惑。
如果是讚賞人,可以說潛力無限,也可以說才華橫溢、學富五車……,可說成是“當世大才”,則是把左伯與當世名家相提並論了。
這等於是把左伯架在火上烤,是不能輕易出口的褒獎之詞。
“小侄不敢妄言,此乃我師尊所判。”蔡成解釋道。“師尊說,日後子邑兄必會造出風靡大漢的‘左伯紙’,從而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令師說伯兒是造紙大才?”左謙完全不敢置信。
彆人不知道,自己做父親還不知道嗎?左伯從來沒有接觸過造紙術。
“確實是我師尊所言。”蔡成再次確定。
“敢問令師是……?”
“我師尊號‘山中客’。小侄也不知道他的真實名諱。從師三年後,師尊就再無蹤跡。”
“原來令師尊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隱世高人。伯涵公,世侄師出如此高人,他日必不可限量。”
表麵上是稱讚,實則是想從蔡立這裡再次打聽,蔡成的授業恩師到底是何人,有何高明之處。
“我也無緣麵見成兒的師尊。當年他帶走成兒,隻是給我留下了一根竹簡,然後便是成兒杳無音訊的三年,直到前日才突然歸家。”
這就是告知左謙,他蔡家也不知道山中客何許人也,連麵都沒見過。
“可昨日就開始為黃縣民眾診病開方的華神醫和張神醫,怎麼會突然聯袂來到我黃縣?”左謙問道。
不把蔡成的真實情況了解透徹,左謙如何敢與蔡家合作?
蔡成三年杳無音訊、突然學成返家倒是正常,畢竟當今世上確實有隱世高人。
可蔡成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把兩個神醫同時請來黃縣吧?
要知道,當世郎中極為稀少,絕大多數郎中,都不會離開本鄉本土。
而昨天,左謙已經專門去過兩位神醫開診之處,凡由兩位神醫診斷後的人,無不交口稱讚,說他們確實是神醫。
這樣的兩尊大神,連朝廷都無法請到,蔡成何德何能?
“兩位神醫來黃縣,是為了開辦‘東萊大醫堂’。當時小侄師尊在教導小侄時,就讓小侄幫著華神醫打一些下手。張神醫則是華神醫邀請而來。”
反正一切都往山中客身上推。
而且,蔡成在來東萊之前,就已經和華佗、張機二人商議好,為了不引起大家對蔡成的過多關注,所以華佗來黃縣是應山中客所托,而張機則是受華佗所邀,早已經統一的口徑。
“東萊大醫堂?”左謙不明所以。
“是的。由蔡家與華、張兩位神醫共同開辦。開辦後,馬上就麵向整個東萊招攬門徒,以此培育杏林之才。”蔡立對於此事的操作,早已熟知。
“什麼?廣招門徒?而且還是招的外姓?”左謙不淡定了。
這可是學醫。哪個郎中的醫術不是家傳?而且隻傳直係男丁,確保自家的求生之藝絕不外傳。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