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個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而功曹、主簿、督郵都是在本地,由郡府征召並任命的。
或者說,除太守和郡丞之外,其他人都不算官,隻算吏。這些人自然都是出自本地大戶,也是本地大戶的代表。
不對,還有都尉也是朝廷任命的。隻不過不屬於郡府係統,而屬於軍方。
所以兩人內心都在叫著:對呀,讓他們自己談。談成,皆大歡喜;談不成,也不關官府什麼事。如此黃巾賊人大開殺戒時,就不會對東萊的官吏下手了。
不僅他們兩人聽明白了,跟在他們身後的那些郡吏,也都聽明白了。
儘管他們對蔡成所言有些不滿,覺得郡府沒有擔當,但也知道蔡成說的是實話。
郡府能下令讓大戶出讓田地嗎?當然不能。
這些大戶在當地樹大根深,郡府根本就惹不起。
真要惹了,不知道他們背後還有什麼背景,隨便在朝廷奏上一本,就能讓蔡立這個沒背景的太守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他們也明白,蔡成如此說,也是在救所有官吏命。
郡丞和主簿兩人,看向蔡成的目光完全不一樣了,充滿了敬佩。
事先推斷無比準確,事到臨頭沒有絲毫慌亂,而且才十二歲……
這山中客到底是什麼絕世高人,三年,僅僅三年,就能教出如此出色的弟子!太不可思議了。
蔡成這一句話,把郡府和世家大戶,成功的分割開來,讓很多出自寒門的郡吏心頭一鬆。
寒門沒有多少土地,是否出讓,根本輪不到他們做主。
如此,當前就形成了士族豪紳與黃巾對立,郡府超然物外的局麵。
這似乎是三足之勢,卻不能說是三足鼎立。
郡府一方根本立不起來,太弱勢了。
立不起來嗎?
嗬嗬,不急,慢慢看。
城下十二騎開始交頭接耳,明顯是在商量蔡成的提議。
很快,城下商議妥當。
“好!就按這位小哥所說,給你們十天時間來召集各地大戶前來。十天之內,我們保證不攻打黃縣,也可以保證不會襲擊前來的大戶。十天後,我們需要在黃縣城下,看到那些大戶。”管亥乾脆利落地接受了蔡成的建議。
話落,十二騎打馬轉身就走,一句廢話都沒有。
十天,足夠郡府派出衙役通知十二縣國的大戶,也足夠那些大戶在接到郡府通知後,趕來黃縣。
此時,都尉才帶著不到千人左右的各家私兵,匆匆朝著城頭趕來。不過已經沒他什麼事兒了。
郡府內非常熱鬨。
督郵已經把當前所有的小吏、衙役都集中了起來,同時給他們每個人都分配好了不同的士族豪紳世家,甚至連寒門都包括了進來。
郡丞、功曹和蔡正等人,都在桌前奮筆疾書。每寫好一個折子,就馬上送給主簿審核。審核好,遞給蔡立,直接加蓋太守大印,然後由督郵遞給排隊等候的小吏衙役。
小吏衙役接過之後,馬上大聲報出送折子的地點和接收對象,無誤後,直接快馬加鞭前往傳信。
十天時間並不寬裕。
送信因為是快馬,可能會快一些,最慢的三天也能送到。但各家主趕來時,必然是乘坐馬車,最遠的可能會需要五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