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侄所言有理。民眾困苦,必然民心不穩。我們東萊要富足,民心穩定是首要。我剛剛有所算計,僅此布帛一項,商號哪怕僅以三百錢售賣,歲入也不止十億。就按十億算,我大族也能分潤六億,讓兩億給貧民,不僅是行善,而且還可保證東萊民心穩固,我們拿那六億錢的分潤也能安心。”
管哲可以成為蔡成的代言人了,句句都說到了蔡成的心裡。
民心穩固本是官府之事,讓出兩成分潤,等於是輔助郡府安定人心了。
而民心穩固,他們這些大族也可以安心地賺這個錢。豈不是皆大歡喜?
何況,六成的分潤少嗎?
把東萊所有大族的生意收益加起來,恐怕也不到如此收益的一成吧?
他們可沒忘,新布帛隻是蔡氏工坊供應給商號的貨物之一,還有紙張和農具呢。
就憑布帛的出色表現,紙張和農具,估計也必然是驚豔眾人。
所以,讓兩成利怎麼了?
不然的話,難道讓貧民造反,然後大家什麼都得不到?
給貧民讓利,本就是為了皆大歡喜。至於這利怎麼分,那是郡府的事情,無須他們來操心。
十位代表直接點頭,把分潤給貧民的兩成利,直接就定了下來。
如果其他人知道,管氏一族在紡織工坊中,還有三成分潤,真不知道其他大族會不會聯合起來把管氏滅族。
蔡成給了左家造紙工坊的三成分潤,當然也要給管氏好處。
當前,蔡成也隻是讓出了紡織工坊和造紙工坊各自三成利。
其他工坊的利益,蔡成目前還是要緊緊握在手中的。
他缺錢呀,極其缺錢。因為他要養一支軍隊。
激動之後,議事堂中的氣氛慢慢平和了下來。
督郵熱切地看著蔡成,說道:“成公子,可還有其他良策?”
不到一個時辰,蔡成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好處,也讓那些世家豪紳心甘情願地低價出售田地,就連貧民都有分潤,絕對皆大歡喜的結果。
回想起來,仿佛神跡。
蔡成再次對著大家一禮。
“各位大人,各位家主。我覺得,郡府購買田地的價格,不應該高於每畝一千錢。如此,郡府負擔不重,可以全心力地引領東萊更加富裕。雖然各大族在田地方麵有所損失,可在商號的分潤,用不了兩年,損失就都拿回來了。如此低價,也等於是各大族支持郡府安置流民了,何樂而不為?”
這次沒有人反對了,每個人都笑眯眯地看著蔡成,不斷地點頭認可。
他們都把賬算好了。
商號的利益,完全能夠抵消他們低價出售田地的損失。
“是不是還有一個難題?”謝方輕聲地說道。“隻給流民四十萬畝田地,流民會接受嗎?”
所有人心裡又“咯愣”一下。
對呀,光顧高興了,怎麼沒想流民的態度?
如果流民不同意,豈不是白高興一場?
他們沒有察覺,他們已經接受“流民”這一稱呼了。
叫流民好,叫流民朝廷就不會降罪了。
眾人的麵色再次嚴峻起來。
如果流民不接受,最終可能還要出讓八十萬畝田地。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