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鏢局了。需要時,完全可以去鏢局雇傭鏢師,又省錢,又省事,還有賠償保障,根本無需繼續豢養私兵。
於是,在悄然間,各家都在削減私兵的數量。
當然不會完全取締,畢竟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
而被削減的私兵,返家後,竟然都毫不猶豫地帶著家人,申請加入農莊。
普通農戶不知道農莊的好處,但這些私兵由於一直身處各大世家,聽聞之間,早已經知道了農莊是怎麼樣的。尤其是互助組,那可比他們單家獨戶耕種,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農莊在做開荒的準備;漁莊在抓緊時間修繕漁船、編織拖網;鹽莊之人,已經開始了鹽田的建設。
整個東萊,雖然冬季還在,但卻已是一片欣欣向榮。仿佛冬季的西北風,都沒有那麼刺骨了。
各縣在收到開辦鏢局通告的第二天,郡府的通告又到了。
由於之前的動亂,整個東萊郡縣兩府官吏空缺頗多。在朝廷旨意到來之前,郡府決定先行選拔暫代官吏。
為了保證暫代官吏能夠勝任,故此開辦“東萊大學堂”,對遞補人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對於參與培訓的遞補人選,要求十六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熟讀過四書五經。其他再無限製,哪怕身有殘疾,都可以入學。
想報名的讀書人,可以先在本地縣府報名,然後在開學前抵達大學堂即可。
開學時間:二月三日。
世家大族、寒門鄉紳,都沸騰起來。
所有讀書人都激動了起來。
已經有了大醫堂和大工坊,這又出現了第三“大”:大學堂。
漢朝為官,實行的是“舉察製”。
所謂“舉”,就是有人推薦。當然,推薦之人是有限製的,各郡太守是有推薦權的最低級彆。
所謂“察”,就是朝廷自己發現。如果有名士大儒,被朝廷得知,朝廷就會請其入仕。
可自從劉宏開始賣官鬻爵,想做官的成本就高了很多。
首先,沒人再管舉察製了。
要安排人遞補為官,首選當然是那些交了錢的。怎麼可能在不想花錢的人中選擇呢?
可現在東萊郡府卻直接給了機會。
雖然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但郡府可是有直接招募官吏權限的。
比如說,一郡之功曹,這已經是郡府中的第三號人物,卻無須朝廷任命,而是太守直接招募。
所以,在這些大族和讀書人看來,這個為期三個月的培訓,並不是真的缺少很多官吏,而是郡府想建一個圈子。凡是進入這個圈子的人,都是日後的儲備官吏。
或者說,隻要進入這個圈子,機會肯定要比花錢買官之人大得多。
更有聰明人斷言:這就是衝著朝廷賣官鬻爵去的,而且是釜底抽薪之計。
東萊這樣搞,很快其他郡就會模仿,慢慢的,花錢買官的人就會發現,他們買的官職,在各郡卻沒有絲毫作用,因為各郡隻會用自己的儲備官吏。
一時間,大學堂讓整個東萊趨之若鶩。
各縣國報上來的報名人數,竟然過千。
東萊竟然有這麼多的讀書人?似乎讓人不敢相信。
不過,通告上講了:隻要報名就收,就有參與三個月培訓的權力。當然,三個月期間的吃穿用度,均由自己解決。大學堂隻提供住所。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