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想多讀兵書,否則擔心他們與蔡成的差距太大。跟不上主公的腳步,可是要被淘汰的。
“當然是真的。”蔡成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裡取出幾張紙,遞給管亥三人,道:“兵種劃分和編製,我已經擬定好了。就按這個執行。”
蔡成讓他們三人擬定兵種劃分,實則是在鍛煉他們的思考能力。
他們又不知道接下來蔡成要采取哪些軍事行動,怎麼可能確定當前需要哪些兵種。
三人輪流快速地通讀了一遍,就陷入了思索中。
管亥問道:“主公,這斥候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一個師就有一個大隊,五百人。”
“不多。”蔡成嚴肅地說道。“因為斥候不僅僅是探查敵情,還有尋找敵蹤、探索道路、繪製輿圖、追蹤逃敵、屏蔽戰場等諸多任務。”
然後稍稍想了想,就知道管亥為什麼這麼問了。
馬上笑著看向他們三人。“看來你們把《訓練手冊》都讀通了,所以才有這個疑問吧?”
三人都點了點頭。
由此,蔡成也知道了,雖然隻有何山一個讀過《六韜·三略》,但護民軍的編製和兵種構成,這三人絕對沒少商量。
這也是蔡成非常希望看到的結果。
“主公,怎麼還有一個山地師?山地師是什麼意思,是隻在山區作戰的嗎?”劉奇問道。
“沒錯。山地師,就是擅長在山地作戰的軍隊。第一軍當前都是步卒,如果遇到騎兵會很吃虧。所以,我們要儘可能把敵人引到山地中,這樣才能夠揚長避短。”
“主公考慮得太周詳了。”管亥直接送上一記馬屁。
“主公,第一師是先登師,第二師是陷陣師,第三師是山地師。好像沒有擅長防守方麵的兵種呀。”何山發現了問題。
“進攻和防守有什麼區彆?”蔡成笑著問道。
三人都有些猶豫。
攻就是攻,守就是守,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可今天主公卻在問他們二者有什麼區彆,這意味著什麼?
半晌後,何山才輕輕的說道:“主公,我們實戰太少,還真說不好。請主公為我們解惑。”
“一般情況下,守有兩種:一是野戰,被敵人圍攻時,被圍者全力防守;二是守城。
“可這兩種情況,在我看來,都是攻。隻不過,這兩種情況,都是等著敵人攻到近前,然後我們進行反攻。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攻和守。我們護民軍,必須都是攻守兼備。或者是四個要求: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我把其稱為‘風林火山’。”
隨後,蔡成給他們詳細講解了“風林火山”,而且告訴他們,這是出自《孫子兵法·爭戰篇》。
“主公,大學堂的藏書館中,有《孫子兵法》嗎?”管亥問道。
“當然有。其他的兵法書也有,很多。更多的是對兵法的注釋,也就是看過的人,對兵法的理解。”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