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有點懵。
我隻問了一下你是誰,怎麼就惹出你這麼多的話?
我也沒說不投效你呀,我不是還不了解你嗎?
我也沒說不給鮑信寫信呀,可我不了解你,我怎麼寫……
不過,於禁轉念一想,去臨淄也好,正好看看成公子所說的“新農體係”到底是怎麼回事。
自己想獲取功名,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家族。黃巾之亂後,自己的家族也快活不下去了。如果青州真能讓自己的家族活下去,自己當然會投效成公子。
於禁還在琢磨著太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蔡成已經率領童子軍出發了。
蔡成身邊還留著六個山地師的人。因為蔡成當前沒有體力好的傳令兵,隻能讓這六人暫時充當了。
在路上,太史慈、申金兩人才知道由於蔡成對鮑信的了解,判斷鮑信必然走進濟南國的那條路,而且他最多現在剛剛出發。
蔡成決定,就在那條路上打擊鮑信軍。
如果能再燒一次糧草,就更好了。
就在蔡成訓斥於禁的同時,臧霸軍也和管亥率領的護民軍開始對峙。
臧霸行進到齊國邊境,就聽到斥候回報,說前麵有軍隊紮下營寨,堵住了大軍的去路。
臧霸一邊下令紮下營寨,保證自己先站穩腳跟,一邊帶著幾個將領前出登上高處,仔細察看起來敵方的營寨。
他發現營寨不僅紮得很堅實,而且完全利用了地形地勢,讓臧霸軍根本無法繞到營寨後麵。
營寨不大,營寨中的人也不多,看起來不足萬人。可討厭的是這營寨把前往齊國的路給堵上了,兩邊的高山根本無路可走。
臧霸知道他進齊國困難了。
如果對方死守營寨,按一比二的戰損比來算,他估計起碼自己要損失一萬五千兵馬,才能攻下營寨。
他帶來的這三萬人,一半是他自己的兵,一半是徐州世家大族的私兵。而私兵中,也有八千是世家大族答應給他的,而且世家大族還允諾為這八千人提供一年糧草。
沒這個條件,他才不會傻到率軍攻打青州呢。
要知道,他本是匪寇。在黃巾起事後,徐州刺史陶謙就招安了他們。而他也通過剿滅黃巾軍獲取戰功,被陶謙封為都騎尉。
都騎尉是一個刺史能封的最高將領了。
為了掃清黃巾餘黨,他奉陶謙之命,率一萬五千兵馬駐守開陽。
現在黃巾餘黨還沒剿清,陶謙突然來信,讓他率人偽裝成黃巾軍進犯青州,取蔡立首級,破壞青州的春耕。
他雖然不理解,但畢竟陶謙對他有知遇之恩。同時,琅琊國的世家大族還給了他足夠的糧草,還允諾私兵中,他可以自行選擇八千人留下,並由他們供給這八千人一年的糧草。
在諸多條件下,他才答應了下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