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覺得,我們休息一下後,應該前出進入濟北國。”申金說道。
“哦?為什麼?”蔡成讓他們先說,就是想考究他們倆的智謀深度。
“我一路上都在想,鮑信為什麼不和於禁同步出兵。按理說,兩人同步出兵,一個奔齊國,一個奔濟南國,對他們最有利。
“後來,我想明白了。於禁這路兵馬,就是去牽製護民軍的。等我們護民軍全部集中在齊國臨淄城下時,才是鮑信出兵的最好時機。因為那時濟南國完全空虛,鮑信可以從濟南國直插齊國腹地,既可以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也可以兩麵夾擊護民軍。
“而且,鮑信甚至還可以完全置齊國戰事不顧,分兵進入平原國和樂安國。正如之前主公所說,一旦他們進入了平原國和樂安國,我們根本抓不住他們。他們破壞完畢後,就可以直接衝入冀州,然後從冀州返回兗州。
“所以,我敢保證,鮑信現在都還沒出兵呢。他在等於禁的消息。”
“致遠,你想得挺周全嘛?”太史慈驚奇地看著申金。
“哪有,我可以肯定,這些主公早都想到了。”
“可既然鮑信還沒出兵,說明還在濟北國窩著。我們現在進濟北國,怎麼可能與鮑信對抗?”蔡成戲謔地問道。
“嘿嘿,主公又考我。”申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我們去了濟北國,又不是和他正麵對抗。鮑信肯定想不到我們會進濟北國,所以他存儲糧草的地方,肯定也不會有多嚴的防護。我們再去把他們的糧草都給燒了。”
“啊?還燒?要知道,進入濟北國容易,出來可就難了。畢竟我們隻有一千人,而且還是童子軍。”太史慈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去冒險。
“要出濟北國很簡單呀。首先,我們攀山的能力肯定比對方強,所以,我們可以不走正路;其次,我們可以朝著冀州方向走,那邊沒有阻礙,我們想跑多遠跑多遠。”
此時,蔡成已經把輿圖拿了出來,鋪在一塊石頭上,笑著說道:“不知道鮑信在濟北國何處,又如何談及撤退路線呢?”
申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
自己又犯了妄想的錯誤。
不過,他本來就又黑又瘦,臉紅了,也看不大出來。
“子義大哥,你說鮑信會在哪裡屯兵?”申金看著輿圖,皺著眉頭,苦苦地思索著。
“濟北國地形狹長,肯定不會屯兵離青州太遠的地方。可在濟北國邊境的幾個縣,又沒有發現有兵馬駐紮……”太史慈念念有詞。
“我知道了,一定在這裡。”申金指著輿圖上的盧縣。
“為什麼?”蔡成仍然負責發問。
“盧縣是濟北國的治所,便於糧草屯積。而鮑信據盧縣,無論是進入濟南國,還是進入平原國,都很便捷。我們的斥候主要在齊國邊境之外兩百裡範圍內打探,而在濟南國的方向上,我們的斥候卻隻是出了邊境五十幾裡。所以,如果鮑信屯兵於盧縣,我們根本就發現不了。”
申金分析的有理有據。
“主公,我也讚同鮑信在盧縣。”
“那你們說,鮑信會從哪裡進入青州呢?是平原國,還是濟南國?”
“主公,這個問題不是已經討論過了嗎?”申金不理解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