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造反,哪裡能得到天下?哪裡能創建民心永不失的天下?
看到鮑信震驚之色,蔡成笑了。
“創建天下,真的需要造反嗎?你看,青州就沒有造反,但青州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郎中治病,孩子可以讀書……
“青州富足,就可以給朝廷多繳納賦稅,幫我大漢重新強大起來。
“可見,富民和富國是不矛盾的,也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蔡成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富民與富國,本就是可以雙贏的。
鮑信再次目瞪口呆。
雖然他出身世家,雖然他也是飽讀聖賢書,可蔡成講的道理,卻是他從來沒見過、沒聽過,也沒想過的。
蔡成沒有打擾鮑信的沉思。
反正兩人都在馬車上,讓鮑信多趁此時機,多想想,也是很不錯的。
直到鮑信慢慢從沉思中恢複過來時,蔡成才繼續說道:“本來世家大族也是民,也是可以和朝廷共富貴的。可世家大族做錯了一件事,導致天下疲弊。結果是朝廷衰弱,農家造反,外敵環伺,世家大族也沒討到好。”
鮑信好奇地問道:“世家大族做錯了什麼事?”
蔡成看了他一眼,一字一頓地說道:“土地兼並!”
“土地兼並?”鮑信沒聽懂。
“對,土地兼並。在大漢領域之內,七成以上的土地,都被世家大族占據。再加上皇族所占,留給農家的土地十不及一二。請問:百姓如何還能活得下去?難道依靠‘主五稅三佃二嗎?”
說到這兒,蔡成的牙齒都咬得“咯咯”直響。
鮑信再次陷入了沉思。
半晌後,鮑信才輕聲道:“好像新朝的政策,就是防止土地兼並的。”
“沒錯!”蔡成馬上給予肯定。然後又繼續解釋道:“王莽新政,看起來是解決土地兼並的,但他有幾點沒做好。
“首先,他不具備基礎條件,卻大麵積推廣新政。比如說,地方官吏都是出身世家,而新政損害了世家的利益,那些官吏還會真心推廣嗎?
“真要推廣新政,首先就必須要用寒門子弟和貧苦百姓為官吏,而不能用或少用世家子弟。可貧苦百姓連字都不識,如何為官吏?
“世家對權勢的壟斷,其根本就在於對知識的壟斷。在造紙術出現前,哪怕是世家子弟,讀書的成本都非常高,何況貧苦百姓。沒有百姓為基,又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導致天下怨聲載道,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朝廷對百姓放貸,取一成息,過高。百姓借貸後,除賦稅徭役外,還要歸還一成利息,負擔太重,苦不堪言。這也是新政無法成功的原因。
“最後,皇家攫取太多。天下苦,皇家樂,不可持久也。否則哪兒來的赤眉造反?”
“對對對,赤眉造反,和去年黃巾造反一樣,都是百姓活不下去導致的。”鮑信仿佛如夢初醒。
“自三皇五帝,我中原大地,皆是以農為本。世家大族兼並土地,乃挖根除本之舉,最後世家大族能得益嗎?”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