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然後每天等著他們來騷擾?”蔡成戲謔地對著關羽一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要征服他們,同化他們,永久消除邊患。”
關羽聽了此話,馬上單膝跪地。“大帥,羽請為先鋒!”
大家都明白了。
大帥就是在等朝廷下旨,讓青州出兵。如此,青州護民軍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消除邊患了。
不愧是名揚天下的成公子!
不愧是大家的主公!
隻有張牛角小聲嘀咕著:“我還以為是為了改朝換代呢。”
聲音不算小,大家都能聽到。
“哈哈,子民,不開心了?”
“沒有不開心,隻是覺得不夠。我們鎮守西北邊境,可西北各州的百姓,還不是依然在受苦?”
“哈哈哈哈——”蔡成放聲大笑。
“看到沒,這就是我看重子民的理由。他內心中,總是裝著百姓,裝著‘護民’二字。”
關羽、太史慈幾人,有點羞愧地低下頭。
三年了,他們哪怕經過反複的洗腦,在他們的心目中,仍然是大漢排在第一,青州排在第二,蔡成排在第三。至於百姓,可能還要再往後排上幾位。
之所以青州排在第二,是因為青州足夠富庶,他們不想再每天隻吃兩頓飯。
之所以蔡成排在第三,是因為他們跟著蔡成,才能有更好的前程,才能光宗耀祖,才能留名青史。
而張牛角、管亥、禇燕等人,一直都是把百姓排在第一位的。
這就是經受過貧苦與否的區彆。
蔡成知道,這世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改造一個人的思想。
中國有數千年的曆史,世界曆史更為久遠。
古今中外,第一個提出“民為貴”的是孟子,但也僅僅是提出。
可真正把窮苦百姓當成基本力量,提出“發動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並身體力行者,唯偉人一人爾。
“子民,你想過沒有,如果護民軍要永遠消除邊患,至少要浴血奮戰很多年吧?那護民軍的糧餉從哪裡來?
對呀,糧餉軍械從哪裡來。
大家都被蔡成給問懵了。
消除邊患,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一般來說,沒有數十年上百年,根本做不到。
如果都從青州補給,青州如何承擔得起?
僅僅是運輸,就要消耗一半以上的糧草。
“要消除邊患,首先要有充足的補給。青州無法負擔,就得要冀、幽、並、涼四州提供。而四州要能提供充足補給,唯有實施‘新農體係’。”
蔡成說到這兒,蔡成喝了一口水,來回掃視著手下將領。
半晌,他才微微一笑,說道:“我已經上表朝廷,為了永久消除邊患,護幽、並兩州百姓的平安,由青州護民軍來鎮守北境,補給則由冀、幽、並三州提供。
“而且,我還舉劉岱劉公山任並州刺史,舉劉虞劉伯安任幽州刺史,當前冀州刺史賈琮繼任,然後在三州實施‘新農體係’。
“若不如此,無法保證護民軍糧餉不說,邊患永遠無法消除。”
這下子,關羽、太史慈等人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