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手中有足夠的錢糧,哪怕有民變,世家也可以招募私兵進行抵抗。一個世家不夠,就多聯合幾個。
不信你看,無論是秦末陳勝吳廣起事,還是新朝末的赤眉之亂,甚至至今還在的黃巾之亂,世家雖稍有損失,可從總體上來看,依然是巋然屹立。
哪怕是黃巾鬨騰得最厲害的冀州、青州、兗州、徐州……,絕大多數世家都完好地存在著。
什麼叫樹大根深?
世家的底蘊可不是民變能夠動搖的。
就是改朝換代,無非也就是換個皇帝姓氏而已。世家,還是世家;屹立於朝堂之上的,還是士族之人。
“那青州是如何應對世家大族兼並土地的?”
說真的,蔡立到來之後,雖然時間陪劉宏閒聊,可劉宏不懂農事,不知民情,他提不出這些問題。
劉宏不提,蔡立自然不會主動說。
“青州是先向世家大族以一分利借糧。有了糧食,就可以安撫亂民,並引導亂民去開荒。”蔡立含糊其辭。
可這段時間,劉宏大概是每天喝蒙頂碧綠,頭腦清晰了很多。
“世家大族會借糧給官府?他們就算是借,又能借多少?”劉宏尖銳地詢問。
“借是肯定要借的。當初黃巾餘黨進東萊後,就把所有世家大族都給圍了起來,然後要求郡府向大族借糧。凡是不借的,就會殺光世家之人。
“東萊無兵,無法抗拒黃巾餘黨。為保護東萊世家大族,我隻能派成兒去與黃巾餘黨談判。
“成兒就是在談判中,靈光一現,想到借到糧食後,這些亂民就可以用這些糧食堅持活下去,郡府就可以引領亂民開荒種地,把亂民變成順民。
“亂民自然願意,他們隻是想活下去。這才有了後來的東萊大好局麵。”
“好!好一個‘把亂民變順民’!”劉宏激動之下,臉上又湧現出病態的酡紅。
“大司農,咱家有一疑問。”張讓開口了。
十常侍也想知道“新農體係”的實施細節。
“常侍大人請問。”蔡立很是客氣。
“開荒之地,至少要四五年才能變成良田。哪怕向世家大族借糧,也堅持不了多久。青州是如何帶領農戶堅持過這三五年時間的?”
“好教常侍大人得知。我大漢有律法,凡是荒野之地,皆屬官有。隻有各家開墾出來的田地,才歸私有。而且,新開荒的私有田地,還有三年的免稅期。
“活不下去的,不僅僅是亂民,還有那些佃戶。佃戶租種大族田地,‘主五稅三佃二’,他們也處於生死邊緣。
“所以,東萊推行‘新農體係’後,佃戶看到進入農莊的亂民,都不會餓死,他們自然放下大族的田地,自願加入農莊。
“沒人給大族種地,他們的田地就會荒蕪。荒蕪之地,按律法,自然屬於官府所有。
“所以,隻要堅持一年,第二年就有更多的田地耕種了。如此逐步積累,農莊的田地就會越來越多。有開墾出來的,也有官府收回的。”
蔡立這是把所有的關鍵,都堂而皇之地講了出來。
成兒已經告訴過他,當青州向其他州出兵之時,有關“新農體係”的一切,皆可以公之於眾。
朝堂上傳來磨牙的聲音。
這是那些士族代表們,在咬牙切齒。
他們已經聽明白了,青州實施的“新農體係”,一切都是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