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唯一沒有消息的就是申金率領的第三路和管承率領的第四路了。
不過,蔡成並不擔心。
特戰隊的戰力,蔡成很清楚。五千特戰隊,可以打步兵軍團的兩個師。
況且特戰隊都是頭等戰馬,申金也很有智謀。
怎麼還有第四路?
遼東總要有人控製吧?
早在護民軍行動前,蔡成就讓管承率領渤海艦隊,繞過膠東半島,橫穿渤海,從遼東半島的遝氏上岸,以海軍陸戰隊控製遼東、玄菟、樂浪三郡,然後等待自己的進一步指示。
三年多過去,不其造船廠已經按蔡成給予的圖樣,打造出了六艘鎮海戰艦。
不僅都是帆艦,而且上麵還安裝了數十台船用強弩。每艘戰艦上,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其中,操船船人員五百,海戰人員五百,海軍陸戰隊五百。
除十艘鎮海戰艦外,還打造了兩艘大型運輸艦,以確保海上的補給。
此外,還打造了一些登陸船、斥候船等小型戰船。
海軍人數,也擴充到了一萬五千人,包括兩千海軍基地後勤人員。
蔡成給管亥、於禁、管承、申金各一封信,然後繼續向常山國進發。
很快,他們就抵達了常山國元氏縣。
元氏縣最有名的曆史名人,大概就是戰國末期的李牧了。
而讓自家私兵威脅、恐嚇佃戶的,還就是李牧家族。
李氏家族經數百年的發展,成為常山國的第一士族。
李氏家族傳承了李牧的基因,文武兼修。隻不過,數百年來,李氏家族文不成,武不就,除秦末謀士李左軍之外,再沒出現一個曆史名人。
沒有名人為李氏家族提氣,就隻能居於太行山腳下,成為常山國的一霸。
老遠蔡成就看到了封龍山。
發生衝突的地點,就在封龍山腳下。
遠處,就是巍峨雄壯的太行山脈。
太行山,峰穀交錯、穀深溝險、長崖長脊,崖台疊置。共有八條險峻通道,通往中原方向,史稱“太行八陘”。
常山國治所所在的元氏縣,就在八陘之一的井陘附近。
而蔡成一行人,正是要通過井陘前往並州。
蔡成到達後,沒有馬上靠近進衝突的地方,而是在兩百丈外觀察了一會。
蔡成很是奇怪,怎麼會有三股人馬在對峙?
一股人馬,從服裝上就看得出來,是青州治安軍。
他們隻有三百多人,卻死死地守護在山腳下,不讓另外兩股人馬上山。
不過,這裡明顯經過廝殺,治安軍的身上,不僅有血跡,還有用麻布的胡亂包紮。
蔡成馬上讓自己的隨身郎中,準備救治。
同時派高覽先騎馬上前,去通報三方,青州護民軍奉旨到來。
然後,在張合的率領下,一千童子軍擺好戰鬥陣形,才開始穩步前進。
遠處的青州治安軍已經看到蔡成等人的到來了,他們已經歡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