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騎屬於對戰中的衝陣軍,沒有配置弓箭。
虎狼騎的馬上,掛了至少三件兵器和一個圓盾。
所有兵器,不是為了衝陣和騎戰,就是抵禦衝陣時的箭雨,自然不會再帶上累贅的長弓和箭壼了。
哪怕虎狼騎的馬速要快上一些,可在草原上,馬掌的作用沒有那麼大,對方也多是特等戰馬,至少也是頭等戰馬,繞著圈跑,根本就追不上。
難樓伏兵施放的第一輪箭雨,就造成了虎狼騎兩千餘將士陣亡,受傷的也有近六千人。
這還是按照騎兵操典,行進時,圓盾必須在手的結果。
如果不是圓盾在手,對方三萬騎齊射,虎狼騎必定損失慘重。
蔡成之所以要給騎兵定下這個規矩,並把其寫入操典,就是為了防埋伏。
冷兵器時代,遇到埋伏時,大多是先遭受箭矢的攻擊。有了圓盾,可以大幅度減小傷亡。
而且在衝陣時,遇到對方的箭雨,圓盾的作用,比起用兵器格擋箭矢來說,作用大了很多。
衝陣後,就把圓盾背在後背上,防止身後的冷箭偷襲。
然而,這還不算完。
虎狼騎畢竟在快速奔馳。
騎兵疾速奔馳時,不怕受傷,隻怕掉下馬來。
一旦掉下馬背,等著的就是後麵疾馳戰馬的踐踏,收都收不住的那種。
陣亡的將士,起碼有五六百人,就因戰馬踐踏而亡。
要想不繼續踐踏前方地麵的戰友,就可能勒住馬韁,停止前進。
關羽一見中了埋伏,不敢再前進,馬上下令組成圓陣。把傷員都集中到圓陣中央,由隨軍軍醫負責救治;沒受傷的,則在外圍組成防禦圈。
也好在關羽如此安排,才大幅度地減少了傷亡。
然後,張飛才讓人放出煙花響箭,請求飛羽騎的支援。
他們不敢突圍。
一旦突圍,不僅傷亡會擴大,而且所有的傷員可能就無法活下來了。
對方有三萬精騎,全部在外圍騎射,虎狼騎隻能挨打,不能還手,傷亡自不可能小。
當然,他們不突圍的根本原因,是知道管亥、太史慈率領飛羽騎,就在外圍。
有人問,為什麼虎狼騎沒有發現埋伏呢?
他們沒派出探馬嗎?
你問對了,他們還真沒派出探馬。
他們出發的地點距離王帳位置,隻有五十餘裡。戰馬奔馳,半個時辰就到。他們不認為有派出探馬的必要。
而伏兵之所以能打他們一個猝不及防,就是因為草原上正值夏季,牧草長得有一人多高。烏桓騎兵就埋伏在草叢中,根本就發現不了。
一聲響箭,幾萬騎齊出,距離也就是百來丈,瞬間就衝到二十丈距離之內了。
好在戰馬都有輕型披甲,箭矢無法穿透。
否則的話,隻一輪箭雨,就不止數千人傷亡了。
管亥和太史慈,也是看到藍色的煙花箭,才知道虎狼騎求援。
兩邊各一萬五千飛羽騎齊出,快速前來救援。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