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們應該稱呼蔡成為“將軍”。隻不過看到護民軍將領都叫蔡成“大帥”,張楊也叫大帥。蔡成欣賞地看了一眼張楊。
這張楊懂事啊。
如果沒人接口,甚至來上一句“一切都聽大帥吩咐”,他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蔡成不想留下呂布、魏續、成廉、魏越、侯成五人。這五人,後麵四人,都和呂布有了一些姻親關係。呂布反心太重,蔡成不敢用。
當然,蔡成還有一個惡趣味。他想複原丁原與董卓對峙的局麵,看呂布會不會刺殺丁原,叛丁投董,再拜董卓為義父。
而張遼、高順、張楊這三個,是他必須要留下的。
這三人各有能力,且按史書上記載,都是忠心耿耿之人。
此外,他還想把郝萌留下。當然不是因為郝萌這個人,而是為了他的表侄子郝昭。
這個郝昭,現在年紀雖小,日後可是曹操麾下鎮守陳倉的大將。
就是因為郝昭堅守陳倉,才讓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無功而返。
否則,諸葛亮必奪取涼州,獲得八百裡秦川的沃土。
大漢的疆域廣闊,蔡成非常需要這些知名將領。當然,前提是不能像關張二人一樣,違反軍令。
有了張楊的接嘴,蔡成就能夠繼續說下去了。
“就是對並州兵馬處置和你們去留的意願。”蔡成笑著回答。
他的聲音很輕,可聽到並州將領耳中,卻如同炸雷。
“大帥是要解散並州狼騎和其他並州兵馬?”呂布馬上就緊張起來。
他看到兵強馬壯的護民軍,他的野心起來了。
他打算以自己手下狼騎為班底,慢慢發展壯大,至少要達到護民軍的軍力和戰力。
在他的心目中,隻有一句話: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不,你們誤解我的意思了。”蔡成笑著解釋。
“畢竟你們這些將領和並州兵馬,過去都是在建陽(丁原的字)大人手下做事。如果我了解的沒錯,奉先(呂布的字)還是建陽大人的義子。所以,我想在諸位中,一定會有人願意繼續追隨建陽大人。
“我輩當世,仁義為先。如果有人願意繼續追隨建陽大人,我自會成人之美。
“當然,我知道你們都是朝廷的兵將,去留自是應該聽從朝廷的旨意。
“這不,正好我現在暫時負責節製並州兵馬和諸位將領,有這個權限,所以才想聽聽你們的意願。
“如果你們都願意留下來,那對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得諸將與並州勁旅,吾之幸也。”
蔡成很是費了一番口舌。
聽了蔡成誠懇的話語,並州眾將都有些吃驚。
彆人都想儘可能收攏兵馬,掌控兵權。這個成公子怎麼還往外推呢?
要說是成公子真是大仁大義之人,他們誰都不信。
畢竟傳說成公子有蓋世之才,可從來沒人說他有蓋世之仁、蓋世之義。
他之前驅逐關張兩人,還把烏桓的所有青壯,都編為“烏桓軍團”,可都不是什麼仁義的行為。
可成公子既然這樣說了,他們總得表個態吧?
對,這肯定是成公子欲擒故縱之計,想逼他們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