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天下大亂,蔡成可不敢保證自己製造兵器的工藝,以及訓練軍隊的方法,不會流傳出去。
至少,關羽、張飛就知道的不少。
如此一來,彆說急於統一爭取來的時間,又在戰亂中失去,就連進軍瀛州、東南亞、南洋的時間,也失去的。
兩難!
太難了!
蔡成發現,自己的智慧真的不夠。
自己的智慧不足,那能否學習東漢群雄的做法,召集謀士呢?
蔡成發現,自己竟然連謀士都無法召集。
因為這波及麵太廣了,東漢沒有哪個謀士,包括諸葛亮、龐統、賈詡、戲誌才、郭嘉、荀彧、荀攸這等東漢末年的頂尖謀士,都無法幫他謀劃。
沒辦法,他們的眼界有限,而蔡成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穿越而來。
屆時,所有人不僅會把他當成怪物,甚至他們連什麼是“穿越”都不理解。
不過,蔡成突然想到,既然不能從現下借來智慧,但可以從偉人那裡借來智慧呀。
想到此處,蔡成馬上回到馬車上,而且叮囑其他人不要打擾。
管篤和蔡琰看到蔡成如此,心裡揪得更緊了。
兩人相識不過數日,可卻非常談得來。
蔡琰發現,管篤不僅能與她一起吟詩頌賦,而且對《詩詞歌賦精選》上的前賢名作,與自己有著不同的理解。
當然不同了。
管篤可是蔡成親自教出來的,那些不同的理解,可是來自後世千百的的錘煉。
於是,蔡琰每天隻要有空間,就讓管篤給她和輕風、細雨講解前賢之文章。
這期間,諸葛亮也湊了進來,直接稱呼管篤為“先生”。
可管篤哪裡敢成為諸葛亮的先生?於是他就讓諸葛亮稱自己為師兄。
畢竟跟著蔡成的時間最早,年紀也比諸葛亮大了很多。
最重要的,管篤在內心中,也把蔡成當成自己的師尊了。
所以,做諸葛亮的師兄,一點問題都沒有。
蔡成也樂見其成。
諸葛亮看不明白,輕聲問蔡琰:“師母,師尊他怎麼了?”
蔡琰摸了摸諸葛亮的小腦袋,說道:“你師尊有重大的事情要思考,我們不能打擾他。”
諸葛亮懂事的點了點頭,又看向管篤。“師兄,師尊會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呢?”
管篤眉頭緊鎖。“肯定是與陛下駕崩有關。既然不是關注誰繼位的問題,那就一定是新皇帝繼位後的天下變動。”
要說這個管篤可真是不得了,竟然能猜到蔡成思考之事。
正史中,管篤是孫權手下,在孫權稱帝後,被孫權派往遼東為使,之後再無記載。
可管篤為什麼在孫權手下,沒有成為名將、名士呢?
或許是因為他的性格內向,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才能?
還是因為他麵貌不那麼英俊?孫權可是極為看重相貌的。
或者,是因為蔡成,才把管篤的才能開發了出來?
算了,現在管篤已經成為蔡成的重要助手,這些曆史疑案,就讓春湮滅吧,反正從現在開始,就是新的曆史了。
在馬車上打坐的蔡成,臉色卻慢慢在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