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恨恨地說道:“難道那些士族代表,真的不顧大漢存亡嗎?”
蔡成內心裡偷笑。
他從一開始讓眾將分析誰會繼位,目的就是把局勢的演變,由大家的嘴裡分析出來。
關鍵是,要揭露士族集團根本不會管大漢的存亡、百姓的死活。
如果這個分析由他自己來做,自然是可以。但眾將,尤其是並州三將,未必能夠信服。
畢竟彆人總會認為,蔡成是自說自話。
可先由蔡琰分析朝堂局勢,再由張楊提出青州是否會反,就給了管篤機會。
管篤的分析,不僅說明了青州根本就無反心,反而是一心為大漢,為百姓。
這樣,就自然激發了冀州將領和並州將領對世家大族的憤恨之心。
隻要他們不站在士族的立場上,他們就隻能站在大漢的立場上。
而站在大漢立場,也就等於站在蔡成的立場。
你看,先帝一道旨意,成公子就率領青州護民軍傾巢出動,先平複烏桓反叛,再來幽、並兩州戍邊。
這樣的成公子,如何會反?
當然,如果陛下加害蔡州牧,那青州必反!
蔡琰也明白過來了,馬上著急叫道:“公子,公子,你我的爹爹,可都在京都。這如何是好?”
說著,眼睛發紅,眼淚瞬間就要掉了下來。
蔡成溫柔地看著她,輕聲說道:“無妨。估計他們此時都已經抵達青州了。”
眾將大驚。
陛下剛剛駕崩,兩人就棄官而逃?
為什麼?
何況,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如何能逃得出京都,再返回青州?
大家盯著蔡成,內心說道:“肯定是大帥早有安排。可大帥能掐會算,早知道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蔡成看到大家驚詫又疑惑的目光,笑道:
“當年家父前往京都就任大司農,我自然知道是人質。可隻要陛下支持新農體係,我也能做出成效,自然就不擔心陛下加害家父。
“可我不擔心陛下加害家父,不等於不擔心士族重臣不加害家父。所以,我就在京都內暗自布置了一小隊人馬。
“一旦京都內發生什麼異變,這一小隊人馬,會在誰都沒反應過來之時,即時帶家父和昭姬之父蔡邕大人,出京都,奔青州。”
眾人釋然。
對呀,誰都知道蔡立入京是做人質的,成公子如何能不防有人加害?
看來,成公子與先帝,兩人之間有著不可言說的默契。
“我保你父無恙,你強我大漢江山!”這應該是先帝越過虛空,對蔡成說的話。
蔡琰破涕為笑,小聲嘟囔著:“公子什麼事情都能想到前麵。”
管亥卻一點都沒有放鬆。
“大帥,既然篤定士族會犯我青州,我們護民軍為何還要在此戍邊?我們應該馬上折返青州,看誰敢動我青州?!”
“對呀,大帥。青州大好局麵,不容破壞。”其他青州將領也叫了起來。
在他們心目中,隻有青州,隻有成公子,沒有大漢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