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護民軍暫且不論,青冀兩州,起碼還能組建百萬悍兵。
要知道,取消新農體係,就等於是砸了農戶的飯碗,農戶能不揭竿而起?
這成公子的算計,是不是太深了?
朝廷真要取消新農體係,就是逼青州造反,史書上都不會說蔡成半個不字。
畢竟取消新農體係,就是置黎民百姓於不顧,隻維護士族豪紳們的利益。
如此,成公子不僅不會在史上留下罵名,還會留下讚揚之聲。
“新帝不會取消新農體係。因為這是先帝留下的,新帝不好一登基就馬上取消。”蔡成反而給張楊解釋了起來。
“可隻要再過一年,到明年秋收,冀、幽、並三州的新農體係,將和青州一樣,效果就體現出來了。
“那時,誰還敢不顧遺臭萬年而取消新農體係呢?
“哪怕新帝年少,也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就好像當年秦惠王隻殺商鞅,不廢鞅法一樣。
“而我創建新農體係,還富庶了大漢四州,率領戍邊,消除邊患,功勞不敢說有多大,總歸是有功無過吧?新帝也沒有理由殺我呀。
“所以,哪怕新帝繼位,也不會拿我青州蔡家如何,除非新帝就是想做亡國之君。”
張楊聽著蔡成的解釋,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新帝年少,哪裡懂這麼多?
屆時他受朝上群臣蠱惑,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新農體係利國利民,真下旨廢除新農體係、問罪青州蔡家,又將如何?
不過,要真是如此,那樣的漢室,也不再值得他奉獻忠誠,屆時跟著主公反了便是。
蔡成話鋒一轉。“稚叔,據聞你與奉先私交甚好,為何不隨奉先而去?”
蔡成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按史料記載,呂布一生唯一的朋友就是張楊。
或許是兩人都是基層將領,又都是並州人,臭味相投吧?
如果真是這樣,蔡成可要防著張楊一手了。
“教大帥得知,我雖與奉先交好,卻與丁原大人素無往來。奉先是去投靠丁原大人,而我則是大將軍的麾下。
“另外,我在奉先離開前,也專門奉勸過他,讓他先暫留並州,觀望之後再說。
“可奉先對我說: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可鬱鬱久居人下?
“他說,護民軍兵強馬壯、軍力甚偉,非他出頭之所。”
說完,張楊深深地歎了口氣,似乎是在為好友惋惜。
蔡成聽了之後,也沉默半晌。
這個呂布,還真是不甘居於人下。
這樣,讓他前往京都,倒真是能夠把京都的水攪渾。
“主公,你確定董卓會出兵京都?”
蔡成啞然失笑。“我又不是神機妙算,哪裡會確定?隻是以防萬一罷了。如果董卓敢率兵入京,來了就彆想回去。”
說完,蔡成稍顯尷尬地一笑。“其實我也是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登基為帝的能是劉協,這樣青州的壓力會小一些。”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