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他把十常侍之一、上軍校尉蹇碩給乾掉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自己已經進入了生命倒計時。
蹇碩也是十常侍之一。
在劉宏駕崩前,他在十常侍中排在第三位。
劉宏雖然很是信任蹇碩,把西園禁軍的兵權交給了他。
可論信任程度,他還是比不上張讓和趙忠。
劉宏稱“大父”,稱趙忠為“大母”,直接認父母了,可見對兩人的信任到何種地步。
可劉宏駕崩之後,十常侍內部的地位就有了一些變化。
劉宏在臨死前,叮囑蹇碩“扶持劉協”,這是把蹇碩當成托孤之臣了。
為什麼劉宏要托孤蹇碩?
就是因為蹇碩手上有兵。
東漢時,京都禦林軍拆分很多。
郎中令:統領皇宮內各殿的守衛,以及出行時駕馭車騎;
衛尉:統領皇宮各門的守衛;
執金吾:掌管皇宮內兵器庫,以及皇宮內“非常水火之事”,也就是皇宮失火、水淹,都由執金吾來負責應對;
城門校尉:每個城門有一校尉,各有城門守衛之兵,相互之間沒有統屬關係。
後來,劉宏又建立了一支全新的禁軍:西園禁軍。
西園禁軍下設八個校尉,史稱“西園八校尉”。
蹇碩不僅是上軍校尉,八校尉之首,就連何進都要歸他節製。
何進手上掌握兩校尉的兵馬,而蹇碩手上掌握六校尉的兵馬。從力量上來看,自然是蹇碩更強。
十常侍在過去的歲月中,與何皇後的關係不錯。
何皇後毒殺劉協生母王美人後,劉宏便想處置何皇後,結果是十常侍居中調和,才讓何皇後安然過關,連何進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那時,十常侍是想借此籠絡外戚集團,兩邊聯手,共同對付士族集團。
可何進蠢,蠢到天上去了。
他看到十常侍權勢滔天,就仗著自己妹妹是皇後,不斷找十常侍的麻煩。
劉宏也樂見其成。
朝堂之上三個集團相互牽製,避免一家獨大,這對皇帝是好事。
可在劉宏駕崩後,十常侍就要考慮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勢了。
他們如果支持劉辯上位,可憑何進這個二愣子,不知會不會日後繼續找十常侍的麻煩。
恰好,劉宏托孤蹇碩,蹇碩又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自然也就支持劉協上位了。
這時候,本來十常侍依靠蹇碩手中的兵力,可以快刀斬亂麻,三下五除二,在外戚、士族兩個集團沒反應過來之時,就把劉協推上位。
劉協隻有八歲,一旦上位,朝堂之上還不是十常侍說了算?
然而,幺蛾子出來了。
要推劉協上位,必須要依靠蹇碩手中的力量。
如此一來,蹇碩就壓了張讓、趙忠一頭,成為十常侍之首。
這讓張讓和趙忠很是不甘。
做老大已經習慣了,怎麼可能還能把位子讓出來呢?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