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殺到他們的老巢,順便就把涼州給拿下了。
一個時辰後,幾個小隊都回來報告,叛軍其他七營,也很忙碌。
隻不過忙的不是備戰,而是在收拾東西。
管亥馬上就明白了。
叛軍要跑!
而且,他們一定是向東跑,留下麵對管亥的三營堅守斷後,拖住管亥大軍,掩護叛軍主力東撤。
管亥此時萬分慶幸自己聽了趙雲的計策,在雍縣至歧山途中,截擊叛軍。
可他也陷入了為難境地。
如果他緊追叛軍,就會留下後患。三營中的叛軍,起碼一萬多人。自己率軍一走,馬上這一萬多叛軍就會逃回涼州。
逃走後,要再圍殲,可能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功夫。
關鍵是,繼續追殲逃回涼州的叛軍,就會耽誤收複河套的時間。
河套,護民軍的養馬基地,越陰山,擊鮮卑、匈奴的前出堡壘。
管亥早就知道,大帥一直想徹底消除草原之患。如果因為自己耽誤了收取河套,或許會對大帥的整體方略,造成巨大影響。
如果自己留下先圍殲剩下的叛軍,子龍那邊以八千人,堵截叛軍數萬,實在是不妥。
最後,管亥還是決定,不管這一萬多叛軍,圍殲叛軍主力要緊。
畢竟大帥的命令,是把叛軍打殘,而不是全殲。
管亥下定決心後,馬上讓全軍回營,開始準備追殺。
然而,此時突然傳令兵帶來一人,說是陳倉守將皇甫嵩派來聯絡的。
管亥這才想到,陳倉城內,還有幾萬兵馬。
管亥越發覺得自己不適合做一軍主帥。
他準備再觀察一下趙雲。如果趙雲真比自己強,自己還是讓賢,由趙雲來做軍團長為好。
來人進了指揮車後,沒呈上皇甫嵩的信件,都是口述。
這也正常。
畢竟派人偷偷出城,如果身上帶著信件,一旦被叛軍擄去,就泄露機密了。
來人告訴管亥,他是皇甫將軍派來的。
皇甫將軍感謝前來的援軍,昨天也看到了管亥軍大敗叛軍。
現陳倉城中還有約三萬兵馬,同樣也是三輔之地的全部朝廷兵馬了。
陳倉城中糧草尚還充足,能保證將士一日兩餐。
皇甫派他來,主要是詢問管亥軍下一步的行動,需要皇甫將軍如何配合。
管亥喜出望外。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叛軍留下的人,完全可以交給皇甫來應對。
這樣,自己率軍追殺,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同時,還把剿滅叛軍的功勞,分一部分給皇甫將軍。
管亥從大帥口中得知,皇甫將軍其父為雁門太守,雖然年事已高,卻一直堅守在防衛大漢邊關的最前線。
皇甫將軍是一名傑出的將領,隻不過他性格暴烈嗜殺。不過為人正直,忠於大漢。
管亥馬上想到,如果他把剿滅叛軍的功勞,讓一部分給皇甫將軍,必可獲取其好感,對於大帥治理並州和防衛雁門,必定有好處。
可他也在自責。
他率軍已經來到了陳倉城下,怎麼就把陳倉城中的皇甫將軍給忘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