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竟然還有一支烏桓軍團,聽起來是五萬精騎,兩萬圍殲牛輔,三萬圍殲李傕、張濟。
最後,竟然還有一支征南軍團,全殲郭汜兵馬不說,竟然已經把洛陽給圍住了。
蔡成瞥了一眼管亥、張楊、趙雲三人。
這個問題他自己回答不合適,如果三人中,有人懂事,來幫著他回答,就最好不過了。
還是張楊反應快,馬上開口說道:
“我護民軍包括烏桓軍團在內,共有三十五萬兵馬。”
張楊說完,涼州眾人個個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過,還是賈詡鎮定。稍有驚訝後,就接著問道:“以一州之地,養三十五萬精兵,該是很吃力的。”
這話看似直白,可卻入木三分。
意思就是,你如何能養得起三十五萬精兵?
這次是管亥搶著回答。
他看到張楊開口,也明白了過來,有些問題,還是由他們這些下屬回答為好。
涼州名士明明是在考校大帥,哪能真讓大帥如學生一般,接受他們這些人的考校?
“我青州曆經四年發展,如今已經富甲天下。
“當前,青州人口六百餘萬,人均耕地二十畝以上。而且由於我家成公子發明的曲轅犁、快速播種機、快速收割機、快速打穀機等,加之青州農署下的育種司,培育出了無數優良種子,青州當前的畝產量,比起中平二年時,已經提升六成左右。
“諸位都是名士,應該能夠算得出,青州養三十五萬精兵,絲毫不費力吧?”
管亥還是有些不忿。
你們憑什麼來考校我家主公?
再看一眾涼州名士,身體都在顫抖。
他們不是害怕,而是過於吃驚,過於激動。
青州有六百萬人口?
青州真能養得起三十五萬精兵?
青州人均耕地有二十畝以上?
要知道,人均,可是算上老弱婦孺的。
由此可見,青州農耕之人,平均每人至少要照應三十畝耕地。
可這照應得過來嗎?
這青州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定要想辦法去青州看看!”這是在座所有涼州名士的心聲。
閻忠顫巍巍地問道:“公子既知大漢已經腐朽不堪,為何不自立?效仿當年光武,打出一個嶄新的天下?”
這個閻忠,不知他為什麼對大漢怨念如此之深,至今還想勸解蔡成自立。
“我為何要自立?做皇帝很好嗎?”蔡成有些戲謔。
“老朽雖然年事已高,可這雙識人之目,卻依舊如初。吾可斷定,如成公子為帝,必是明君,亦可創建建立一個更加輝煌的王朝。”閻忠依然沒有放棄遊說。
不過,蔡成也能夠想到,以閻忠之年紀,如此堅持勸他自立,必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