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任我護民軍總教官,負責預備役及所有治安軍之訓練;
“其三,任護民軍監察總使,負責護民軍的軍法、軍紀、軍規的設計與完善,並在各軍設置監察使,監控各軍對軍法、軍紀、軍規的執行情況。
“這三個職位,都比當前各軍之軍團長高出半級。”
皇甫嵩認真的思忖著。
說真的,這三個職位,他都不是很想。
因為他是一員戰將,更喜歡馳騁沙場、征戰四方。
可因他對護民軍的構成、兵種、戰力等皆不了解,明顯暫時無法領軍。
他仔細想來,做副總參謀長,似乎也無法勝任。原因嘛,還是對護民軍了解甚少。
可讓他去訓練那些娃娃兵,他又心有不甘。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任總監察使更合適一些。
他將門世家,自己又多年行伍,對軍紀、軍法、軍規還是比較熟悉的。
哪怕自己熟悉的,與護民軍有所不同,自己也能夠很快掌握。
何況,這個官職並不低。
那可是監察全軍的總監察使,實際權力極大。
成公子果然沒有看輕他,竟然給他如此重要之職位。
而且,這個官職還能夠幫他快速了解護民軍。
想到此處,他愉快地選擇了總監察使一職,並希望蔡成把這個職位的詳細要求,給他講得更詳細些。
其實,皇甫嵩任總監察使,也是蔡成所願。
他目前還沒有辦法在護民軍中建立“政委製度”,可他又不能從現在就開始預防有人擁兵自重,產生一些不好的心思。
在當今交通、通訊都極為落後的情況下,掌控全軍,甚至比攻城掠地、開疆拓土更為重要。
想想看,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劉邦對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掌控,就是完全鬆散的。
在韓信奪取齊國,並要求成為齊國假王之時,可想劉邦內心有多無奈。
到了光武帝劉秀,為了掌控手下軍隊,唯一的辦法是放縱。所以,劉秀在征戰四方、奪取天下時,麾下兵馬的軍紀是極差的。燒殺搶掠、欺壓百姓,那是經常發生的事兒,劉秀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劉秀手下的大司馬吳漢,就是因為縱容手下劫掠南陽,逼反了與劉秀有親戚關係、保護過劉秀正妻陰麗華的破虜將軍鄧奉,大敗吳漢,並將其遂出南陽。
劉秀寧願親征自己姐夫的侄子鄧奉,並將其投降後斬首,也沒有對吳漢做過多的處罰。
而蔡成對護民軍的軍紀要求極為嚴格。
他之所以驅逐關張二人,就是想小題大做,讓所有將領知道,護民軍的軍紀不可違。
當然,蔡成還有其他的心思。但嚴肅軍紀,則是占了很重的比例。
在嚴格的軍紀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有人破罐子破摔,聯絡一些交好之人,軍隊就可能會失控。
所以,設置護民軍監察司及總監察使,就顯得極為必要了。
蔡成可不想護民軍出現“安史之亂”、“陳橋兵變”之類的變故。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