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知道,聯軍都是各州郡湊起來的烏合之眾,早晚會分崩離析,根本就不足為慮。
唯一可以與之一戰的,就是青州軍。
可青州軍也才六萬人左右,而且兵陷死地,說明青州軍的統兵將軍根本就不懂軍事。
何況,他聽從了李儒的建議,發現青州軍要過大河時,就及時下令,把旋門關與聯軍對峙的華雄五千兵馬,撤回京都。
雖然目前還沒有撤回來,可探馬已經來報,最多一天,華雄率領的五千兵馬,就可以抵達偃師。
也就是說,再有一天多,華雄就回來了。
真正讓董卓從不安,到焦慮,再到狂躁的,是皇宮中的小皇帝失蹤了。
而且失蹤得很詭異。
晚上宮女還親自盯著看他入睡,第二天一早,小皇帝就不翼而飛了。
整個夜晚,無論是內侍還是宮女,都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小皇帝消失的無比詭異。
然而,董卓沒有等到華雄撤回洛陽。
因為李儒說是出城去迎華雄,結果一去不複返。
讓董卓惶惶不可終日的是,董卓發現,在洛陽城中,除了他的兩千親衛之外,竟然再沒有一個士卒是屬於他的。
剩下的都是呂布率領的並州兵馬。
隨後隻過了兩天,又有探馬急報,說是河內王匡率兩萬兵馬,已經占據了鞏縣,洛陽東麵的出路,被堵上了。
華雄肯定是回不來了。
河內太守王匡怎麼會突然出現在偃師?
自然是征南軍團給王匡送信,告訴他可以從小平津渡過河,然後從洛陽城北,沿著大河進占鞏縣,截斷洛陽與旋門關之間的聯係,斷絕華雄的退路。
王匡雖然並不情願,可現在烏桓軍團就在他的地盤上,他惹不起。
韓浩給王匡獻策,說這是王匡重新與聯軍交好的最後機會。
如果王匡能夠截斷華雄糧道,便成困獸。不用許久,聯軍便可輕取旋門關,從而王匡也算是為聯軍立了首功。
可如果王匡按南軍團的要求去做,無論是征南軍團還是聯軍,都能夠隨時宣布河內是董賊的幫凶,隨時會對河內發起征討。
王匡此時失去了袁紹和袁氏一族的支持,早已亂了方寸。
聽到韓浩之言,他才如夢初醒。
為了不讓護民軍、聯軍以他是董賊幫凶為借口,進軍河內來討伐他,他必須要加入聯軍。
於是,王匡派人快馬給聯軍盟主孫堅送去信件,說他已經儘出河內兩萬兵馬,由小平津渡過河,準備切斷旋門關與洛陽之聯係。
結果,王匡還真是把兩萬兵馬全出動了。
留下一萬兵馬在河內,根本就沒用。
烏桓精騎全殲李傕、張濟兩路兵馬,他早就知道了。
他自問自己的兵馬,絕對不是西涼兵的對手,而烏桓鐵騎卻可以把西涼兵圍而全殲。
若是如果護民軍真要圖謀自己的河內,自己恐怕隻能落荒而逃了。
而讓兩萬兵馬全部過河,還可以增加封堵旋門關糧道的勝算。
不僅如此,王匡還親自出馬,不僅過了大河,還曉伏夜行,竟然成功偷襲鞏縣,真的堵死了華雄的糧道。
王匡開心極了,馬上給征南軍團和孫堅聯軍送去捷報,以此報功。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