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後當年毒殺了陳留王劉協的生母王美人,如今劉辯上位,何太後必定在少帝坐穩皇位之後,對劉協動手,永除後患。
可這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他作為外臣,根本就無法也不能插手。
誰知道,沒出幾月,京都突變。
一連串的事件,讓所有人都眼花繚亂,甚至是猝不及防。
丁原被刺,董卓專權;
廢除少帝,群臣寒噤;
廢帝被弑,太後殞命;
新帝年幼,朝堂失綱;
煌煌大漢,搖搖欲墜。
王允明白,這個小廝,就是因為劉辯已死,隻剩下劉協一根獨苗了,才迫切地要求與他見麵。
此時,為了保護隻剩下一棵苗的劉氏嫡親,王允哪管他是不是細作,又是誰的細作。
他隻知道,對方和自己一樣,想救新帝於水火。
於是,王允情急之下,瞬間問了一連串的問題:
成公子在京都有多少人;
如果衝入宮中,能否救出陛下;
救出陛下後,能否衝出城去;
衝出城去,能否應對追兵……
小廝告訴王允,成公子在京都的人,最多也不超過百人。
如果用武力,根本就無法救出皇帝,甚至會因此害了皇帝陛下。
他建議王允找個機會入宮,單獨與陛下交流,看皇宮是是否有暗道。
而成公子在京都內,已經準備了好幾個安全的所在。隻要把陛下從皇宮內偷出來,進入安全所在,必可保陛下萬全。
同時,他還告訴王允,最多一月之後,青州大軍必會抵達洛陽城下。
在青州大軍抵近之時,也必是董卓慌亂之時,更是偷出陛下的最好時機。
如果再早一些,皇宮守備森嚴,可能無法成事,反而暴露了企圖;
如果再晚一些,董卓必然會以陛下為人質,會派人緊隨陛下,根本就不存在偷出陛下的機會。
王允作為尚書令,是有單獨進宮覲見陛下的權力,且與董卓交好,又忠於漢室,是麵見陛下的最佳人選。
此時,王允方知成公子建議他與董卓、丁原其中一人交好,是多麼英明。
因為誰都知道,為保護劉氏嫡親而交好其中一人,必選董卓。
有了小廝提供的思路,王允內心稍安。
可他知道,要想私下與陛下單獨見麵,還是很不容易的。
為何?
因為雖然白天董卓不在宮中,而是在太師府處理政務,可晚上董卓可都是去宮中就寢的。
京都之中,此時再無人能製約董卓。
而後宮那麼多溫婉賢惠、美麗可人的嬪妃,如果董卓不對她們施予雨露,豈不是暴殄天物?
所以,隻要王允私下入宮,必會有人告知董卓。
董卓人本疑心就重,必然會因王允私下與小皇帝見麵而多加提防。
就在王允一直找不到理由入宮麵見陛下之時,那小廝又來見他,還把兩個雲子和幾個盒子搬入書房。
他告訴王允,青州軍十日內必到洛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