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就不到兩萬兵馬,如果平均分配,那城就不用守了。
既然敵軍渡河而來,幾乎可以肯定,將從城西的方向攻城。
理由是城北瀕臨大河,沒有縱深,兵力施展不開。
不過,入了北城門,就是皇宮。
或許護民軍為了快速救出後皇帝,還真從北麵攻城也說不定。
所以,呂布需要把北門、西門城外的地形都看清楚,然後才能合理的安排守城兵力。
董卓這邊也沒閒著。
他向西、向東,都派出了大量探馬。
同時派出快馬去通知華雄馬上撤回京都,並開始琢磨,一旦護民軍兵抵洛陽城下,城中那些朝臣會有哪些動作。
不得不防啊。
董卓三人都忙得差不多了,王允也回來了。
董卓對王允主動避嫌,很是欣賞,也讓他對王允又多信任了幾分。
他們一邊品嘗美酒,一邊商討著如何應對兩麵來敵。
呂布先介紹了他在漁陽時,所了解的護民軍,以及這次來犯的統兵之人張合。
呂布在軍事上,還是很敏感的。
他在漁陽隻是那麼幾天,就了解了很多護民軍的情況。
不過,在呂布的口中,護民軍實在不值太多的關注。
首先,護民軍的軍紀不嚴。
他親眼看到關羽不遵將令,結果被難樓打了伏擊,死傷萬餘人。
而這次統率征南軍團的張合,在漁陽時,他隻是冀州的一個都尉。而這個都尉,還是賈琮就任冀州刺史後,臨時封的。
而這次看到的“鮑”字旗,呂布估計來人是鮑信。
知道鮑信的人不多,但如果提出“兗徐犯青州”的兗州方麵主將,那就人儘皆知了。
數萬兵馬,被成公子率領的一千童子軍耍得團團轉。
一戰,被燒毀全部糧草,主將於禁被擒;
再戰,鮑信之弟鮑韜率領上萬兵馬,被一千童子軍打得潰散而逃,鮑韜被擒;
三戰,鮑信率領四萬大軍想攻入濟南國,結果被由黃巾餘黨組成的護民軍,阻擋在濟南國治所曆城前,最後四萬兵馬折損一萬多,其餘兩萬多人投降,鮑信也被生擒。
可見,這個征南軍團的領兵之人,同樣不足為慮。
呂布還講了他在漁陽聽到的護民軍各軍的總結。
於禁率領數萬人去解救被困管子城的公孫瓚,明明可以大勝,卻隻是擊潰了張純、蹋頓、烏延所統率的兵馬。
即便如此,攻破山穀口,也是靠叛軍不知道援軍到來,使得偷襲得手。
否則,管子城一戰,真不知道勝負如何。
平定烏桓叛軍,唯一亮眼的,就是由一個不到二十歲,名叫申金的人。
這小子膽子奇大無比,率領五千人,竟然敢繞路奔襲數千裡,直搗丘力居的王帳柳城。
結果打了個丘力居猝不及防,張舉被活捉,丘力居被梟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