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鄧辰的聲音也及時地響了起來。
“莫放箭!我們是護民軍!你們想殺死你們的救命恩人嗎?”
“都尉,是護民軍!是在管子城救了我們的護民軍!”有士卒大叫。
他們認出了護民軍身上那怪異的軍服。
也不知道是什麼染料染的,護民軍的軍服都是綠一塊、青一塊的,看起來花裡胡哨,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他們在管子城被解救之後,有好奇之人,還專門湊上前來,詢問他們為何穿如此難看的軍服。
護民軍的答案很簡單,青州窮,沒有錢染軍服。所以,他們的軍服,都是青草、樹葉泡水後,然後再把軍服丟進去。取出來就成這樣子了。
當年蔡成給護民軍解釋什麼叫迷彩服,都解釋了半天。
現在護民軍根本就不想解釋了。
什麼迷彩服,為什麼要穿迷彩服,和這些人根本就說不清楚。
彆人不認識這身迷彩服,從管子城脫困的將士,個個都太熟悉了。
因為當初他們就是看著這些個個年不到二十,穿著花裡胡哨軍服的年輕人,在管子城下浴血拚殺。
而且這些在他們看來都是娃娃兵的青少年,竟然極其凶猛。
不一刻,城外的地上,就是密密麻麻的叛軍屍體。
他們中有人聽公孫將軍當時大讚,護民軍的廝殺戰陣,極為了不起,而且不同於大漢已知的任何陣形。
按公孫瓚的說法,那軍陣不僅攻守兼備,而且極其靈活。哪怕陣中有人受傷或陣亡,也不會影響攻守的威力。
每個軍陣以十二人為一組,其中衝在前麵的兩人手持盾牌,而盾牌手身後的兩個持長兵器的,才是負責擊殺對手的。
前麵的兩個盾牌手,以及左右的六人,都是為盾牌手身後的兩人打掩護了。
而最後麵還有兩人,則是專門負責射箭,而且是專門射殺最有威脅的目標。
其實,他們看到的是蔡成改良後的鴛鴦陣。
而他們就在城上看著,看著護民軍斬殺近萬叛軍。
三萬烏桓精騎快速脫離戰場,逃走了。
沒逃走的,也都跪地乞降。
就在有人叫出“這是護民軍”之時,偏向東北方向向上攀爬的,快速把手中的飛虎爪甩上城垛。
僅剩下的兩三丈距離,他們三五息,就已經上了城牆。
一上城牆,他們瞬間成陣,開始朝著守軍逼近。
一邊逼近,還一邊喊著:“我們在管子城救了你們的命,你們今天想恩將仇報嗎?”
“不會,不會!”馬上,那個都尉站了出來,賠著笑臉。“我們怎麼可能對救命恩人動手?”
和護民軍動手?
這些守軍還真不敢。
這不是良心的問題,更不是報恩的問題。
管子城下一戰,不僅把張舉的漁陽兵、張純的中山兵給殺膽寒了,就連據城觀望的公孫瓚的將士,也被嚇住了。
斬殺近萬,卻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
儘管護民軍也有死傷,可他們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護民軍滿打滿算,死傷也隻有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