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什麼?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朝堂大換血”。
除了陛下劉協沒變,其他都要變了。
原來的朝臣和京官、京吏,還是否能夠保留原有職位,亦未可知。
這簡直與新立一朝無異。
這些本來打算以“致仕”,也就是辭職來威脅蔡成的朝臣們,這才發現,蔡成本來就沒打算讓他們參與朝政。
換句話說,如果你們表現得好,在陪陛下巡視大漢北方,尚有再次成為朝臣的可能;
如果你們表現不好的話,嗬嗬,陪陛下巡視後,就各回各家吧,朝廷已經用不上你們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去。
可不去,就等於違背了陛下的旨意,那就致仕還鄉吧,朝廷職務自然也就免了。
可朝臣中還有一些七老八十的怎麼辦?
這些人萬一死在路上,那可就麻煩了。
不要緊的。
你連考察民情都去不了,怎麼說明你還有能力做朝臣呢?
那時,同樣是返鄉養老,可就不是辭官,而是被罷官了。
這是堂堂陽謀,根本就破不了。
初步計算,巡視一圈返回京都,起碼要一年半時間。
那時他們回到京都,整個京都官場展現給他們的必然物是人非。
同樣,朝堂之上,再沒他們什麼事兒了。
這一招,可以說是假途伐虢,也可以說是暗渡陳倉,還可以說是李代桃僵,勉強能說得上是瞞天過海……
總之,這一招是“三十六計”的融合版,群臣再老奸巨猾,可東漢末年可沒有“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要在南北朝時才出現,而成書時,則要等到明朝末年了。
當然,現在護民軍中,人人都讀過成公子撰寫的《三十六計》。
隻不過,此時此書還屬於保密階段,並沒有流出護民軍之外。
用蔡成的話來說:用戰略,用陽謀,用大勢,才是征服敵對勢力的最佳手段。
因為如果用陰謀、用詭計,蔡成他們還真未必能強過這些朝臣和士族。
朝臣被蔡成這一招直接給打懵了。
這一手,比起當初他們策劃的“兗徐犯青州”、“同化”等毒計狠謀,可是一點也不遑多讓。
隻不過,蔡成這是陽謀。
可能看官已經注意到了,蔡成自東萊開始,所用的幾乎都是陽謀。
黃巾入東萊,逼迫世家大族交出土地,這是陽謀吧?
如果你不交,黃巾就不會歸順郡府,反而會讓你家破人亡。
蔡正獻曲轅犁、買官是陽謀吧?
結果蔡立成為陛下親封的青州牧。
組建農莊、漁莊、鹽莊是陽謀吧?
你可以不向牧府出售你的田地,可沒人給你種,你就隻能荒著。第二年,荒地就被官府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