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剛看到王允在與楊勳竊竊私語,而且王允和楊勳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估計兩人說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
至於是什麼不開心的事情,荀彧就不知道了。
如果荀彧參與了城西門外迎陛下回京的大典,他或許就能猜得出來,王允是在責怪那時楊勳為何不響應他。
原來楊勳也屬於弘農楊氏,隻不過是旁支罷了。
如今王允拉來了楊勳,這司棣校尉的官職能否得到保留,誰都說不清楚。
也難怪楊勳此時情緒不是很好。
看荀彧沒理會自己的譏諷,楊勳自然也不再多說。
楊氏之人,至少還是懂禮節的。
荀彧沒有看楊勳,隻是微笑著說道:“楊大人說得好,人人皆知。可為何我大漢想不想萬世不竭呢?”
沒等彆人說什麼,荀彧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看我大漢,每個年號都隻是延續幾年。武帝開始使用年號,可他在位五十四年,卻用了十一個年號。
“如果有蠻夷之人,不懂我華夏文明,豈不是會認為我大漢僅數年便會換帝?會不會誤解我大漢國祚不穩?”
誰都沒有想到,荀彧竟然提出這樣的問題。
這可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不過,荀彧卻絲毫不慌。
看到大家都驚異,甚至有些憤怒地看著他,荀彧從容地坐下,端起桌上茶杯,輕輕呷了一口後,開口叫道:“請徐先生!”
很快,一人捧著一堆書冊,快步走入議事堂。
來人大家都認識,徐嶽徐公河。
當年黃巾之亂後,他回青州省親,不僅再未回朝,反而他的師尊劉洪也請求致仕,還帶走了十數個弟子。
徐嶽、劉洪離朝之後,太史令手下再無人每日觀天象、修曆法,隻剩下修史的了。
如今一見徐嶽,便知道,當年徐嶽、劉洪離朝,是投靠成公子。
這成公子太可怕了。
大家這時才想起,那徐嶽便是青州東萊人。
徐嶽乃劉洪之弟子,在算學方麵尤為突出,堪稱當世算學第一人。
如此大才,回到東萊,成公子如何不拉攏?
隻是那時成公子方才十二歲,竟然能順利說服徐嶽,還能通過徐嶽拉攏劉洪,不知道用的什麼手段。
徐嶽進門後,對著眾人拱手為禮。“見過諸公。”
“公河一直在青州,為成公子所用?”楊彪還是改不了他一張口便陰陽怪氣的習慣。
“正是。我恩師也和我一起,一直在青州研究新型算學和更準確的曆法。
“時至一年前,我恩師的‘乾象曆’已經大成,可供大漢所用了。
“不過,現在不再叫乾象曆,而改稱為‘漢曆’。
“漢曆比現用的曆法,精準太多了。
“我們用成公子發明的測天神器,曆經數年,才發現,原來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而是三百六十五天到三百六十六天之間。”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