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中等收入和窮人,分配到的財富就很少,可還要被富豪掠奪。
“這就形成了一種必然的局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於是,這個社會的發展就會走向兩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等把蝦米吃完了,小魚找不到食物,隻能餓死,或者是成為大魚的食物。
“等到最後,小魚也被吃完的時候,大魚也沒了食物,隻能相互吞噬。
“可畢竟大魚也是有限的,最後的勝者,最終也會被餓死。
“第二個趨勢是,蝦米不甘於被吃,而他們的力量又太小。於是,最弱小的蝦米就會聯合起來,利用聯合的力量,去對抗大魚和小魚。
“這時,最先倒黴的是大魚呢,還是小魚呢?
“大魚肉多,蝦米自然會先盯上大魚。而小魚也會趁火打劫,與蝦米一起分食大魚。
“等把大魚吃光了,聰明的小魚和蝦米,會達成協議,重新設計財富的分配方式,避免了相互之間互為食物。
“如果遇上不聰明的小魚和蝦米,那麼戰爭就會繼續,直到最後再沒有食物。
“‘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現象,我將其稱為‘貧富極化效應’。
“可看看大漢的發展趨勢,前漢後期,土地兼並極其嚴重。王莽篡漢後,就想改變這種狀況。
“想法是好的,可做法卻不恰當。結果不僅得不到士族的支持,窮人也活不下去了。
“赤眉、綠林,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後漢也走了相近二百年了,同樣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並。同時又遇上了小冰河期的到來。
“這樣,窮人就更沒有活路了。他們也隻剩下兩條路:一是等死,二是奮起反抗。
“太平道、五鬥米道就是利用了窮人活不下去的時機,才有可能蠱惑窮人造反。
“同樣,烏桓、羌胡也活不下去了,才被張舉、韓遂等人利用,進行反叛。
“所以,要讓窮人不反,從根本上,就是改變財富的分配方式。
“當然不是絕對的平均分配,但必須要保證最底層的民眾能夠活得下去,而且還要活得很好。
“我把這種財富分配方式,稱之為‘共同富裕’。
“而新農體係,就是在踐行‘共同富裕’。
“初始時,士族確實是因讓出自家的田地,顯得有些吃虧。
“當然,這也為士族免去了殺身之禍。
“想想看,黃巾之亂時,多少士族被劫掠、被屠戮?
“再想想看,前漢之時的大富大貴之族,到了後漢,又剩下多少?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比如青州的工業發展和商業發展,士族由於有知識,見多識廣,自然就能夠抓住更多的機會,最終他們不僅會拿回損失,而且還會比過去過得更好。
“當然,如新農體係這種全新的財富分配方式,不能掌握在個彆人手中。
“人是有私心的,一旦掌握於個人手中,早晚會變味,從而再次造成貧富差距過大。
“所以,新農體係、新商體係、新工體係、新軍體係,等等這些新製,必須由朝廷來掌控,而且還要建立相應的監察和刑律體係,來保證富人不敢、不會盤剝窮人,朝廷中私心重者,不敢、不能篡改這一分配體係。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社會是不斷發展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體係必然會落後,甚至是完全不合時宜,這時候就要再次改變,保證財富分配機製能夠與時俱進。”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