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底有點懵。他不知大帥此問是何意。
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蔡成的問題。
“稟報大帥,尚缺精銳探馬。”
王底看向蔡成,發現蔡成沒言語,馬上又解釋了一番。
“草原作戰,須探馬探查的範圍極遠,亦極廣。
“如果沒有經驗,且不熟悉草原,一是很容易在草原上迷路,二是發現敵情來不及回報,很容易導致大軍被鮮卑精騎圍殺。
“另外,尚需眾多馭馬,以便於多帶糧草補給。”
蔡成點了點頭,說道:“就按你的想法,假設所有短缺均已補足,三日內,做好三軍的作戰計劃。如何?”
王底愣了一下,然後便是大喜,興奮地大聲回道:“保證完成任務!”
這與郭嘉所說的“領大帥令”不同,“保證完成任務”才是護民軍的標準回答。
王底知道,大帥必然會幫征北軍團解決所有不足。
蔡成再把目光看向張合幾人。
“征南軍團誰來說?”
鮑信一把拉住躍躍欲試的鮑韜,然後把張合推了出去。
這個時候,應該讓主將出彩。
張合乾脆走到作戰沙盤的南麵,手持圖杖,指著沙盤說道:
“入南陽敗袁術不難,最多兩月,便可進入襄隨穀地,奪取入江夏的入口。
“難點在於由江夏入南郡。我軍沒有船隻,要渡漢水,便需征集民船。可一旦過漢水後,極可能民船儘散,征南軍團便無退路,斷補給,成孤軍。
“故而取南郡下襄陽,還須多費時日,打造渡船。
“如若在襄陽漢水北岸再置一軍,無須人多,兩師人便可。一旦襄陽戰事不利,這兩師便可接應征南軍團北渡漢水。
“然,征南軍團隻有兩山地師,襄陽漢水北岸兩師兵馬,尚須大帥調撥。
“如征南軍團襄陽之戰順利,調撥來的兩師便可一路向東,沿漢水入漢中,奪取陽平關,為大軍入益州打開通道。
“征南軍團取南陽、江夏、南郡後,便需休整一番,並打造戰船,準備渡江取餘下荊州四郡。
“交州地形狹長,所屬七郡一字排開。如隻用一支軍團攻取,維恐日久。
“故我與諸將商議,待征東軍團取揚州後,征東軍團便可以與征南軍團分工,由征東軍團取南海、蒼梧、合浦三郡,由征南軍團取鬱林、交趾、九真、日南四郡。
“如此,兩年內最多兩年半,可儘複大漢江南之域。”
張合說完,期冀地望向蔡成。
鮑信向他保證,兩年足夠了。可張合謹慎,還是加上了“最多兩年半”。
之前他聽到大帥麾下還有海軍,可他也不知道海軍的力量如何,能否配合他取江南之地。
蔡成不置可否,看向樊北。
樊北會其意,馬上站了出來。
“報告大帥,我認為當前烏桓軍團還不到並入征北軍團的時候。”
從大帥給王底下達的任務來看,樊北估摸著烏桓軍團並入征北、征西兩軍團,已經是板上釘釘。
何況,他自己也認為合並以充實征北、征西兩軍團,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