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他們竟然沒了繼續向蔡成提問題的興致,反而對自己的聲望憂心忡忡。
他們巴不得馬上離開相府,聚於楊府,一起商議一番,如何勸陶謙投降。
這些三公九卿都知道,陶謙投降,他們做下的那些齷齪事,再討好成公子,才有可能被掩蓋住。
雖然現在都在等著廚師準備晚餐,可這些三公九卿卻如坐針氈。
荀彧觀察仔細,發現了這些三公九卿有些不對勁,就出言問道:“諸公,是否今日過於勞累?”
他們就等著有人這麼問呢。
崔烈馬上答道:“上午聽成公子分析大漢態勢,頗費腦力;下午又在不斷議事,確實有些困頓。”
隨之,其他三公九卿都紛紛表態,這一天確實是太累了。所以,他們都想去楊府,喝著楊府的百果釀,放鬆一下自己,然後回家睡個好覺。
荀彧和蔡成馬上明白,這些重臣有事相商。
可無論你們商量什麼,蔡成和荀彧內心都沒有一點擔憂。
陰謀何時怕過陰謀?
於是,荀彧馬上放這些重臣離去。
至於準備好的晚餐,荀彧也不擔心浪費。他們不吃,守護相府的禦林軍和下人可以吃呀。
隻是劉協有些不解。
這些朝堂重臣如此弱不禁風嗎?
經過這幾天張神醫對自己的調理,以及每日不間斷的鍛煉,自己這一天都沒那麼疲倦,怎麼這些群臣隻是坐在相府中,就會如此不堪呢?
劉協此時還不明白,腦力活動的疲憊程度,可一點也不比體力活動的疲憊程度差。
反而是劉虞、劉岱、賈琮、黃琬、郭全、盧植、王允幾人都說好了,護民軍為何要有如此陣仗。
難道成公子真的想造反?
一邊吃著晚餐,荀彧一邊告訴蔡成,不出正月,朝廷征辟的各地英才,便可以入京都報到了。
蔡成叮囑荀彧,這些人一定要分開。如徐庶、周瑜兩人,一定是要入軍事學院的,而如陳群、邊讓等人,則是要入大漢學堂“官吏特訓班”的。
荀彧還告訴蔡成,賈詡一接到並州刺史的任命,就單槍匹馬地趕往並州。說是先趕去,與早已抵達並州的青州育種院的人彙合。
賈詡把治理黃土高原,當成了他就任後的頭等大事。
根本不及看荀彧給他的《治理黃土高原要義》,就急著前往並州了。
他還派快馬給皇甫節皇甫嵩之父)送信,告知他由並州彆駕轉為留守長史,並在信中告知皇甫節,其子皇甫嵩已被陛下封為護民軍總監察使,在成公子手下做事,並為當前朝廷兵部第三人。
賈詡信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叮囑皇甫節,要收集西河郡和上郡的詳細情況,尤其是居民的居住情況。
從育種院的急迫,賈詡就可以判斷,蔡成也必然是把治理黃土高原作為頭等大事來看的。
其他,他猜錯了。
如果他看了《治理黃土高原》要義,就會知道,治理黃土高原是百年大計,而非一朝一夕之事。
黃土高原那麼好治理,就不會讓黃河為害中國近兩千了。
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也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太多的苦難。
又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