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對護民軍的一番分析,讓諸位諸侯如夢初醒。
原來徐州並不是孤軍奮戰。
他們背後有揚州、荊州,遠方有益州,身邊還有袁術、袁遺軍和汝南袁氏私軍,更是有整個大漢各地士族的支持……
哈哈,那他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曹操一走,徐州便行動了起來。全麵整軍備戰,一定要在上元節前攻入青州。
徐州聯軍方麵,也推舉出了三位領兵將領:呂布、臧霸和陳登各領一軍,分三個方向攻入青州。
陳登是陳珪的兒子,一直以文武雙全而聞名於世。
陶謙沒敢用在青州任過職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哪怕關張兩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各路諸侯都信不過劉關張。
不過,陶謙還是給劉備一項重要的任務:先出使荊州襄陽,說動劉表參與“討蔡聯盟”,再出使益州,說動劉焉由漢中出兵三輔,吸引護民軍兵力。
整個使團以劉備為主使,簡雍、孫乾為副使,關張二人隨行。
目前徐州急於拉攏的盟友,便隻是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焉,皆為皇室宗親。
既然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亦為皇室宗親,讓他為使遊說劉表、劉焉,豈不正好?
簡雍簡憲和,從劉關張桃園結義時,便是劉備的小跟班。
數年來,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在琅琊國站住腳後,便任簡雍為琅琊國相府長史,就連青州牧府都無人提出反對。
青州驅逐劉關張,簡雍自然也隨劉備離開了青州。
至於副使孫乾,無非是陶謙考慮到劉關張簡四人在青州有過任職,不是很放心,關鍵是到徐州的諸侯皆不信任劉備,故由孫乾行使監督之責。
劉備對陶謙的心思了如指掌。
畢竟,自己這四人曾經都是成公子手下。
而且,自己一入青州,成公子便許以琅琊國相之位,任由自己把簡雍晉升為琅琊國相府長史,而關張二人也得到了蔡成的重用。
雖然自己四人被成公子逐出青州,可他們不能不防著自己還與成公子藕斷絲連。
不過,劉備從關羽、張飛口中,自然知道護民軍戰力,本也不想與護民軍對戰。
出使荊州、益州,對於陶謙和劉備來說,可說是相得益彰。
曹操為何不留下來參戰?
他要急著入揚州,收服揚州、穩定揚州,以讓徐州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亦能讓徐州進退有據。
“例如如此安排甚好。”陳珪私下對陶謙的安排大加稱讚。
要知道,當年琅琊國沒收士族家產和田地的指令,可都出自琅琊相課程。這讓徐州士族如何能信得過劉備幾人?
他們看劉備爽快地答應了出使荊州、益州,覺得劉備此人倒也識趣。
不被信任的感覺,很是不好。
不過,劉備當前寄人籬下,自己沒兵馬沒地盤的,也隻能順其自然了。
徐州出兵前,京都送來的《漢報》和朝中重臣送來的《勸降信》,又幾乎不分先後送到徐州。
議事堂中,陶謙指著正在各人手中傳閱的《漢報》,恨聲說道:
“諸公請看,蔡成小兒極為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