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趙將軍有沒有調用泰山郡治安軍?”郭嘉問道。
“調用了啊。隻給我留下兩萬人。馬上就要春耕了,泰山郡此時連勞力都不足了。”
現在,青州各郡的治安軍,最多也才十萬人,像東萊、北海、樂安、平原、齊國五郡,每州隻剩下五千治安軍。
所有治安軍,都已被調往京都、豫州、兗州等地了。
隻有濟南國、泰山郡和琅琊國三郡,由於分彆與徐州、兗州接壤,這才安排了更多的治安軍,以隨時配合護民軍攻入徐州。
冀州、幽州、並州、涼州、兗州、豫州、司棣這八州,青州治安軍都派去了兩萬人,再加上進駐京都,改編成禦林軍的兩萬人,足足十八萬人。
青州雖然有六百多萬人口,可耕地也多呀,青壯真的不夠了。
何山笑了,馬上安撫泰山都尉。
“莫慌,大帥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最多一年,調走的治安軍,全部都會返回原籍。而且,拿下徐州,也不會再調用青州治安軍了。”
“我不是抱怨,我隻是擔心影響春耕。畢竟護民軍的糧草都要青州來供應呢。我們吃點苦不要緊,可不能苦了護民軍,那可我們的子弟兵。”
聽了都尉的話,何山、高順、高覽三人,內心震撼無比。
高順、高覽到青州已經一年了,他們卻不知道,青州百姓對護民軍是如此支持。
“你們願意支持護民軍?為何?”高順問道。
都尉叫起來了。
“當然要支持了。剛剛不是說了,護民軍是青州的子弟兵,青州不支持,誰還會支持?”
高順、高覽兩人這才知道,原來成公子和護民軍,在青州是如此得民心。
都尉又補充了一句。“你們讀《漢報》了嗎?刺史府、農署都發出了通告,說是護民軍的每一點戰績,都有一半是青州民眾的。沒有青州民眾的支持,護民軍可打不了這麼多的勝仗。”
高順、高覽兩人內心一陣翻騰。
曆史上有過如此軍民一心的嗎?
好像有過,就是當年商鞅變法之後,因獎勵耕戰,老秦人拚命支持秦軍。
此外,在曆史上,再沒有軍隊得到百姓真心支持的例子。
可他們卻知道,青州並沒有獎勵耕戰。
為什麼青州百姓如此支持成公子和護民軍呢?
看來,自己對成公子和青州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啊。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何山催促兩位高姓將領,馬上動身,前往騶縣。
高覽叫道:“總長,你還沒說去騶縣的原由呢。”
“路上不能說嗎?”高順沒好氣地懟了高覽一句。
三人帶著親衛,急速地離開了泰山郡,朝著魯國騶縣的方向,疾馳而去。
他們的親衛,可不是娃娃兵。
在征東軍團,五個軍長和十個師長以及若乾團長,已經把娃娃兵分完了。
當然,那些娃娃兵想給高順、高覽做親衛,他們也不會要。
這些娃娃一旦上了戰場,可能就是累贅。
在路上,高覽才搞明白何山如此判斷的理由。
一旦發現陳登軍要撤回徐州,趙謙必然奮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