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點亮了紅燈籠,趕著天尚未黑透,便吃起了元宵。
吃完元宵,就要去逛燈會了。
過去上元燈會,都是在東市舉辦。
可今天不一樣,燈會的地點在皇宮前巨大的廣場上,比起東市寬敞多了。
當京都百姓來到廣場之後,發現廣場上已經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花燈,不僅把廣場照得通明,也讓所有人眼花繚亂。
花燈上,都書寫著各種燈謎,如果誰能猜到,還可以去紫金衛設置的幾個攤點去領獎。
可百姓不識字怎麼辦?
你可以找紫金衛幫你讀出燈謎。
獎品都是青州特產,什麼豆油、糖果、小包的嶗山春芽、小罐的蓬萊仙、小瓶的百果釀、吃飯的玻璃碗、盛菜的玻璃盤、小袋的雪花鹽、給孩子們練習寫字的小沙盤、毛筆、紙張、果乾、肉乾、凍鹹魚……
最讓人驚奇的,獎品中還有凍豆腐。
凍豆腐是什麼?怎麼煮來吃?
沒關係,小食攤上有專門做豆腐的。
不僅有未豆腐,還有豆花、豆皮、凍豆腐……等一係列豆製品。
這下子,京都之人,包括百官百吏,都對青州的幸福生活深信不疑了。
就憑紫金衛擺出的小小食攤,就可窺見青州日常都是吃什麼的。
於是,往年最受歡迎的花燈,今年不吃香了。
今年最受歡迎的,就是紫金衛在廣場上擺的小食攤。
三百多個小食攤,分布在廣場各處,出售的都是不同的小食。
於是,京都人第一次吃到了小麵,第一次吃到了餛飩,第一次吃到了烤串,第一次吃到了豆花……
幾乎每個小食攤,都讓京都百姓品嘗到了第一次。
而且每個小食攤前,都排起了長隊。
可百姓怎麼能買得起呢?
所有的小食,都是一錢一份。
也就是說,一枚五銖錢,就可以買五份小食。
可以買同一種,也在不同攤點購買不同的小食。
把一枚五銖錢交給任意一個小食攤,小食攤都會給你一個竹簡,上麵刻著“4”,張羅小食攤的紫金衛還會告訴你,這個數字是肆,表示還剩下四錢,還可以買四份小食。
用這竹簡到下一個攤點換一份小食,攤點又會給你換一個上麵刻著“3”的竹簡。紫金衛還會告訴這個讀“叁”。
等於是一邊賣小食,一邊教京都百姓學習大漢數字了。
所以,每枚五銖錢,百姓都不會浪費。
實在沒錢怎麼辦?
當然可以找自己居住那一坊的坊主,證明這戶人家確實沒錢,然後就可以賒賬,等秋收後再還。
本來一錢一份的價格,就白送也差不多。
如果賒賬的人多了,就等於朝廷白請百姓吃了一次小食。
不過,漢代的人極其質樸。從青州的經驗來看,凡是賒賬後,事後還真沒有不還的。
前來逛燈會的百姓,哪怕家裡再窮,此時也會拿出一枚五銖錢,至少要讓孩子們吃上幾種小食。
可孩子們饞啊,看到還有那麼多沒見過、沒吃到的小食,哪怕吃了好幾份了,口水都在往下流。
這時,賣小食的紫金衛就會告訴大家,二月一開春,青州的一品天下就要在京都開兩個分號,其中一個就是專門出售各種小食的。
而且,一品天下還會免費教京城百姓做炒菜、燒菜、蒸菜……,包括做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