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大部分世家大族,也做不到“一日三餐、餐餐管飽”呀。
不要說大漢了,就連華夏曆史延續到民國,仍有九成人口做不到“一日三餐”。甚至更久遠一些,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華大地上,還有人天天餓肚子呢。
一日三餐、餐餐管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極難的。
蔡成曾經在“青州世家大族座談會”上說過,整個大漢,能夠保證“一日三餐、餐餐管飽”的士族,絕對不超過三十家。
此說法得到了青州世家大族的認可。
而汝南百姓因周氏讀報,最關心的自然是,推行了新農體係,能否一日三餐、餐餐管飽。
毛童大笑答道:“放心,今年整個豫州都能做到。我們護民軍保證,自今日開始,豫州百姓再不會有凍餓而亡之事發生。”
然後,毛童看著城外數千俘虜,對著城頭喊道:“周氏族長,這些俘虜可否關押於安城內?”
周氏族長稍微有些猶豫,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於是毛童讓所有俘虜卸甲。
春天已經來了,毛童也不擔心有俘虜會凍死,就沒有給他們加衣服。
毛童還留下兩個軍醫和十個救護兵,負責為俘虜治傷。
待城中準備好關押地點,再派出人來押送俘虜入城後,毛童便要率軍離開。
離開前,毛童叮囑周氏族長,一定不能把俘虜餓死,尤其是傷兵,因為受傷身體虛弱,更是要儘量讓他們吃飽。
周氏族長不解,護民軍為何對俘虜這麼好。
毛童笑著解釋:
這些俘虜大多也都是普通農戶和佃戶,甚至是吃不上飯的流民,算不上罪大惡極。待新任刺史開始推行新農體係後,這些人可都是青壯勞力,能讓汝南種出更多的糧食。
毛童離開前,還專門向周氏借了幾輛馬車,而且保證一月內便會完璧歸趙。
因為護民軍中也有數十無法騎馬的傷兵,何況還有許禇這員猛將。
這一係列的細節,都發生在全城百姓和周氏的眼皮底下。
毛童並沒有多說什麼,但這些細節,卻讓安城的所有人,對護民軍有了全新的認識和認可。
原來烏桓人也能夠由野蠻人教化成文明人;
原來護民軍極其善良。他們對俘虜都這麼好,那對普通百姓豈不是會更好?
原來護民軍如此關心農耕……
護民軍好像和大漢所有的軍隊都不一樣。
要知道,自古以來,兵匪可都是不分家的。對於百姓來說,避兵如避匪。
哪怕兵不缺少糧食,他們也會劫掠百姓。
可護民軍對百姓真的是秋毫無犯。
護民軍離去後,百姓們還在議論著護民軍的一言一行,甚至央求周氏子弟,再給他們讀讀《漢報》上有關護民軍的一切……
在烏桓軍團來去如風的掃蕩下,沒用半個月,袁成派出的脅迫百姓的兵馬,除少量逃回汝陽的之外,其他隻有投降一條路可走。
豫州的治所譙縣,本就在汝南的邊上。
自護民軍入汝南後,鐘繇就馬上開始組建汝南農署,幾乎與護民軍前後腳進入了汝南,開始在汝南推行新農體係。
自此,豫州的最後一個阻礙推行新農體係的堡壘,不複存在。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